-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课游褒禅山记第1课时概要
科目一考试 / 2016年科目一模拟考试题科目二考试 2016年科目二考试技巧、考试内容、考试视频科目三考试 / 实际道路考试技巧 科目四考试 / 安全文明驾驶常识考试 必威体育精装版试题 * bāo shè pū miù yǎo jiù xiànɡ ɡuī huá huà shě shè ɡuān ɡuàn xiānɡ xiànɡ 荒谬 未雨绸缪 寂寥 悔过 教诲 晦暗 侮蔑 碑铭 脾气 裨将 睥睨 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拿着火把。拥,持、拿。 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 不及十分之一。不能,不及、不到。 那些到的人更加少。加少,更少。 正当这个时候。方,当、正在。是时,指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 照明,这里用作动词。 出洞以后。既,已经,……以后。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责怪。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深思而慎取之也 而其见愈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十分之一。 数词,十一。 不平凡。 程度副词,很,十分。 是两个词,相当于“……的缘故”。 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到达,达到……地步。 表示另提起一事的介词。 动词,能够 名词,心得,收获。 形容词,平常,寻常 副词,常常。 动词,观察 名词,景象。 形容词,错误 动词,弄错。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名词用作动词,说明白。 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形容词用作名词,艰险偏远的地方。 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介词,对、对于 介词,在 介词,到 介词,不译。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副词,竟、竟然 连词,于是 以副词,才。 形容词,是,对 意动,认为正确 代词,这样,如此 连词,然而 形容词后面词缀 助词,……的样子。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其址始舍”。 判断句。 介词结构后置,应为“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 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地享受那 游览的乐趣。 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广泛 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 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 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谨慎地选 取的缘故了 二、深层探究 7.本文是一篇游记,但又不仅仅限于游记,在课文1、2段,为了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作者是如何行文的?试从表达上简析。 点拨 文章1、2段,主要用记叙方式,写出游山的见闻及经过。其中第1段特别提到华山洞旁的“仆碑”上所刻山名为“花山”,为第4段的议论埋下伏笔,认真考证碑上的文字,探索事理的本源,是他“求思之深”的精神,也是文中“深思而慎取”的依据。第2段中四处对比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第一,用“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作比;第二,用“前洞”的“记游者甚众”与“后洞”的“来而记之者已少”“又加少”对比;第三,用“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之深对比;第四,用余进洞愈深所见之景愈奇与“既其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两种不同心情对比。 8.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而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点拨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作者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而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而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而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9.作者为何由“仆碑”而“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