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十年代戏剧运动
三十年代戏剧运动 孟利 三十年代戏剧运动的背景 大革命失败以后,追求革命的知识分子被实际斗争排出,集中到上海,内心苦闷彷徨,不甘沉沦,于是寄苦闷于文艺,加之当时的文化环境比较宽松,所以话剧运动的热潮便产生了。 当时的发展状况 上海五大剧社 南国社 田汉 上海戏剧协社 应云卫 复旦剧社 洪深 辛酉剧社 朱襄丞 罗鸣凤 摩登剧社 陈白尘 以上剧社的共同特征: 1、有一定的舞台经验 2、不满于社会现状又找不到出路 3、表现出较浓重的感伤情调 1929年由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等发起组织了上海艺术剧社 刊物:《艺术》、《沙仑》 书籍:《戏剧论文集》 宗旨:发展新兴戏剧——“无产阶级戏剧” 介绍外国左翼剧作家的作品: 法:罗曼·罗兰 《爱与死的追逐》 德:米尔顿 《 炭坑夫》 美: 辛克莱 《梁上君子》 以上作品皆具有极强的革命倾向 1930.8 在上海艺术剧社的基础上,集合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在加强戏剧与实际革命运动和工农群众的密切联系的要求下提出 “演剧大众化”——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 具体行动: 1. 以各种方式在学校与工厂积极展开群众性的戏剧活动 2. 发动和团结各地的戏剧工作者(大道剧社、蓝衣剧团) “戏剧走向农村”:在上海郊区组织流动演出 作品特点: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 着重表现他们的革命斗争 及时、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 (《洪水》、《江南三唱》、《工厂夜景》、《S.O.S》) 作用和意义:以其强烈的现实性与及时性,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 用,初步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走向工厂农村。 红色戏剧 红军中的宣传队,带官兵自娱与自我教育的性质,后成立了专业的八一剧团,又扩为工农剧社。 特点: 1.专业与业余、部队、农村、机关结合的演出系统 2.除节日庆祝演出带有较强的娱乐性外,着重于对党的方针政策 的传与现场鼓动 3.强调现场的即兴发挥,并注重观众的参与 4.演出地点、布置都以简便、灵活为原则,具有鲜明的“广场戏剧”的特色 代表作品: 《庐山之雪》《我——红军》《战斗的夏天》《松鼠》 国防戏剧 背景:九一八事变后,适应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需要 主题:除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外,还充分发 挥戏剧的宣传(以至现场鼓动)功能的要求 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众化”,方言话剧 创作特点:集体创作 作品:《走私》《咸鱼主义》《汉奸的子孙》《我的故乡》《放下你的鞭子》 在“无产阶级戏剧”与“国防戏剧”运动中涌现出的大批剧作家和戏剧运动的组织者、活动家中,田汉、洪深为代表人物。 田汉 《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 (明显加强了现实性,甚至上对现实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及时反映,失掉了抒情性和传奇性,知道30年代中后期才有新的转机——《回春之曲》(1935)) 白薇 《打出幽灵塔》 洪深 《走私》《咸鱼主义》《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农民戏剧实验 在1932—1936年间,熊佛西在河北定县主持 主要包括: 1.提供农民能够接受与欣赏的剧本 2.培养农民演员,以后又发展为“农民自己演剧给自己看” 3.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 4.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新演出方式 熊佛西强调的是,在中国农村民间的会戏的流动演出中,以至追求“狂 放、自由”,“在直觉上使观众感到与演者的混合”。(这自然是一种新的戏剧与美学观;但确实是既符合世界戏剧发展的潮流,又有中国民间传统的依据,即使与现代话剧也是有渊源的。)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营业性” 欧阳予倩强调“爱美剧团往往不能持久”,戏剧发展必须走“职业化”的道路,并且规划了实现职业化的具体蓝图 《雷雨》的出现,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的高度统一,故而印证了夏衍关于话剧职业化的观点——“话剧一方面已经被承认为艺术的一种,他方面也已经被娱乐商人认为是一种可以营利的演出。” “大剧场”之风云 背景:1935年春节,相应中央号召 状况:以上海为中心,出现热潮 “三大演出”:《赛金花》《大雷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