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时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概要

第6课时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主讲人:张琪 2014年9月17日 先秦时期 世卿世禄制 夏、商、周时代: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典型的制度为西周的宗法制。 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秦朝时期 军功爵制度 根据在战争中战功的大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许多军官多是通过这种途径被选拔上来的。商鞅变法明确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官职,成为制度,历代奉行不替。 优点:一方面鼓励社会上许多有指挥才能的人投笔从戎,有利于加强军力,提高军事素质。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鼓舞士气,使军人为立军功而奋身于疆场。 汉朝时期 察举制 含义: 察举制作为选官制度,即选官要先经官吏察访,然后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 主要分为举孝廉,茂才等。 征辟作为察举制的补充。 察举制的弊端 缺点:1.标准过于笼统;二缺乏严密的考试。 2.加之政治昏暗和公卿守相举荐的多是门生故吏,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弄虚作假。 东汉民谣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抱朴子》外篇卷十五《审举》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含义: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出身,品德,才能等)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作用:早期能够为国家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快就出现了完全按照门第划分品级。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国家政权被豪门大族所垄断。 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国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科目,举行公开而统一的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由礼部主持考试,择优录取,取得做官资格。再吏部试以“身言书判”,合格可以授予官职。 隋炀帝时,创立了进士科,以试策取士。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创立时期) 唐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 常举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以诗赋为主。考帖经全赖背诵,做诗赋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进士及第虽难,但及第后易于飞黄腾达,因此被时人视为“士林华选”。(完善时期) 宋朝时期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五代时期藩镇武人干政的教训,开始采取重用文臣、以文制武政策。宋初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参加政权。扩大了录取规模。宋太宗在位21年,通过科举而得官的将近一万人。宋仁宗在位41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4517人。 科举制度新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比唐代严格。从宋太祖后期起,举 人经礼部试之后,必须再通过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才算合格,被录取的人便成为“天子门生”。实行糊名、誊录制度,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食禄之家的子弟必须复试,对贵戚子弟另设考场和别派考官,实行锁院以减少作弊。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举措: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政”举措,涉及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革官制、修订刑律等各个方面。 (2)、评价:这些举措,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未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三元(解元,会元,状元) 宋代已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到明清时期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期中童试是资格考试,乡试是一省之内的考试,考中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举人可参加由礼部组织的会试,第一名为会元。 考中参加殿试由皇帝考察,确定排名,分三甲,一甲3人,第一为状元。 制度沿革——选官方式 总结: 汉至唐选官标准: 拓展评价: 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 积极作用: 1.是相对公正、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2.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 4.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拓展评价: 拓展: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 1.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