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水文地质第三、四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第三、四章

第三章 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 3.1 地层的渗透性 透水层按空隙性质分为:孔隙介质 裂隙介质 溶隙介质 一、达西定律 1.实验装置 L——渗流路径; H1、H2——渗流场进水面、出水面的水头; h1、h2——渗流场进水面、出水面的压力高度; z1、z2——渗流场进水面、出水面的位置高度; 2.解析式 1856年,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通过室内渗透试验研究,建立了有孔介质中水的渗透理论,即著名的达西定律。 V=KI (1) 式中:V—渗透速度; K—渗透系数; I—水头梯度。( H1 - H2 )/ L 根据K值 强透水层(>10m/d) 透水层(10-1m/d) 弱透水层(1-0.001m/d) 不透水层(<0.001m/d) 3.实验误差 设:V-计算渗透速度;U-实际渗透速度; A-试管截面积;A0-孔隙过水面积; n-孔隙率;q-流量 则有: U=q/A0= q/n·a=V/n V=U·n 而 n=A0/A(≤1) 所以 V<U 结论:实验数据偏小。 4.适用条件 实践证明,达西定律适用于层流。因而, (1)最适用于中等空隙,如砂土和裂隙岩体。 (2)不适用于大空隙地层,如砾、块石土、大型结构面 V=KI1/2 (3)大致适用于细密空隙,如粘土和剪节理岩体。此时 V=0 (I < I1) V=K·e (I-A)/B ( I1 < I < I2) V=K(I –I1’) (I > I2) I1 –非线性起始水头梯度; I2-线性起始水头梯度;I1’-I轴直线段截距。 二、渗透系数的实验研究 1.常水头试验-适用于中等空隙介质,如砂土。 设:L-试样高度(m);A-试样截面积(m2); Q-流量( m3/ s); t-时间间隔(s); H-水头差(m)。则根据达西定律: Q=q·t=A·K·I·t=A·K·t·H/L 所以 K=Q·L/A·H·t 说明:H值取大,实验值K偏小。 2.变水头实验-适用于细密孔隙介质, 如粘土。 设:a-刻度管截面积;dH-水头差微分, 则有 dQ=-a·dH=AKIdt 两边积分 3.相对渗透系数实验-适用于裂隙介质 (1)平行板缝隙理论 1868年俄国的著名流体学家布辛习涅斯基在粘性(牛顿液体)运动一般微分方程式的基础上,导出了液体在平行板缝隙中运动的理论公式,该式在岩体渗流中常称之为立方定律 。 q = gb3I/12vw (2) 式中:q —流体的单宽流量;g —重力加速度;b —缝隙的宽度;vw —水流的粘滞系数;I —水头梯度。 前苏联学者洛米捷(Lomize,1951)和罗姆(Romm,1966),法国学者路易斯(Louis,1974)分别以平行玻璃板(光学光滑)模拟裂隙,相继对单条裂隙水流在层流时的立方定律进行了验证。罗姆还研究了微裂隙(10~100 μm )和极微裂隙(0.25~4.3 μm )的情况,认为只要裂隙宽度大于0.2μm,立方定律总是成立的。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光滑裂隙渗流的试验研究及碾压混凝土层面渗流的试验研究结果均表明,在层流范围内,立方定律也是成立的。 (2)实验模型 a.试样制作:为一圆台。 b.仪器装置:国产 ZH-201型自动控制渗透仪 c.实验方法:一次加压(0.8MPa)→ 24小时→劈开试件→测量渗水高度Dm (3)实验指标K值计算 由(1)、(2)式得: V = ge2I/12vw (3) 式中:Vw —裂隙面渗透速度;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