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利息.doc

高利贷利息.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利贷利息

高利贷利息   对高利贷既要  对高利贷既要“堵”也要“疏”   2011年09月29日 01:30 来源:北京商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高息借贷-资金链断掉-跑路,这成为近期民间借贷臻于疯狂的一些温州企业的写照事实上,民间借贷换一个词,就是我们熟悉的高利贷昨天一则“温州老板携13亿元高利贷跑路,债主八成是公务员”的新闻就成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头条,可见高利贷现象已不是小打小闹了   经济学家茅于轼对于高利贷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利息高说明供不应求,应该鼓励全民放高利贷都去放高利贷了,利息也就下来了这当然只是纸上谈兵的想法,民间借贷存在风险,只是基于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信任,一旦违约了,风险就是血本无归你不可能强求全社会都是风险喜好型的,让全民去放高利贷就相当于让全民去炒股高利贷在冷冰冰的经济学原理面前是合理的,有供给是因为有需求,但是在现实环境中,高利贷是刀尖上舔血,靠高利贷将企业转危为安的毕竟只是少数   高利贷汹涌对应的是两个问题,一是以民营为主的中小企业缺钱,银根紧缩的宏观大环境使得国有大商业银行更青睐大企业和大客户,对中小企业惜贷,银行有自己的利润指标和风险控制,这么做有其道理相关监管部门的三令五申也不会收到太大效果;二是国民经济中的金融化趋势比较严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愿意把钱拿出来放贷,短时间内获取高回报不久前的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较为“养眼”,可是具体一分析,很多公司的主营业务都不怎么样,赚钱都是靠放高利贷,而不是将资金用于实业经营也就是说,一些能够轻易和便宜从银行贷到钱的公司,自己一转脸当起了“二房东”,利用监管漏洞,把钱以更高的利息转借给更需要钱却不易贷到钱的中小企业,躺着就把钱挣了有媒体提供一组数据,温州从事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的毛利润一般在3%-5%,而民间借贷的年利率能达到60%,还得是托关系才行   民间借贷愈演愈烈,系统风险不断被推高,政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温州市政府就已经表态,在要求严厉打击暴力讨债等违法犯罪行为之外,还表示对于出现暂时流动性困难的企业,不能简单停贷或收贷,以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然而更长远的是,如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需求是刚性的,正规的银行渠道借不来钱,那就只能求助于非正规的融资渠道,比如高利贷和地下钱庄浙江女富翁吴英非法集资的案子很瞩目,她非法吸收存款,触犯法律自是无疑,但对于为时已久的吴英现象,我们不能说仅仅只是把这样的人抓起来,   而应在制度上有所反思,有所创新,能否提供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对于个人以及众多的中小金融机构,合法吸收存款该怎么做   极容易变身高利贷的民间借贷,光靠堵是不行的,还要靠疏导利率不够市场化,不能够反映市场上资金的供需状况,所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任何价格如果被过多管制以致扭曲,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寻租,一是黑市,对于利率也不会例外金融市场上不可能是大银行包打天下,一枝独秀,大银行的身份自然让其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服务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还需要大量的中小银行来对接   高利贷“8亿官银”   2011年09月29日 03:19 来源:大河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据新华网报道,在近期连续发生高利贷崩盘事件的温州,另一起惊人的高利贷案上周末被引爆,其中可能牵涉当地一些公务员的投资资金银行人士透露,曾有放高利贷者一个月中打出资金8个多亿,这8亿资金出处账户的户主都无法查找,要么身份是虚构的,要么人已经失踪   这让人想起三年前阜阳女行长放高利贷案,二者有相似之处,都有“官银”被卷,而且被卷走银子的官员们一律低调,宁愿血本无归,也不敢公开站出来追讨,甚至不敢承认自己被卷走了钱   官员债主陷入双重困境:一是放高利贷违法违纪,二是放高利贷的巨款资金来源,可能是个更大的问题,这无疑是对自己进行财产公示今年年初温州市龙湾公安局在侦查周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时,发现债主名单中的人均为当地司法机构人士,牵涉的受害人资金有的2000多万,有的3500万,有的甚至达到8000万一位公职人员私下告诉记者:”你一般的级别或者额度,放高利贷者还不要你”“通常的规则是,我帮你办事,你帮我放高利贷,互相利用,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行贿行为”   我们不知道,纪检部门有没有要求这些司法机构的人士说明财产来源,我们只知道,事发于年初,至今并未听到温州非法集资牵出官员腐败问题的消息   国家目前仍未出台财产公示制度,如果这个制度无限期搁浅,那么,非“一般级别”的官员们的放贷能力很可能会越来越大两害相权,该作何取舍?上述新闻告诉我们,官方渠道不公示,不等于其他渠道不“公示”,而这种靠私企破产逼出的“公示”,只能起到败坏政府形象的作用   马涤温州高利贷主携13亿潜逃被抓   2011年09月29日 02:34 来源:现代快报   字号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