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签章法-淡江大学
淡江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第6章 資訊倫理 隱私權與資訊法規 隱私權 資訊法規 電子簽章法 隱私權 何謂隱私權? 保障個人資訊使用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並條理出應有的行為規範與判斷是非善惡的準則。 隱私權的目的: 保護個人私密資料 規範電子化資料傳遞和散佈的準則 避免網路上可能產生的犯罪問題 隱私權 就電子資訊網路而言,個人的隱私權可區分為以下四個部份: 個人屬性的隱私權 個人資料的隱私權 個人通訊內容的隱私權 匿名隱私權 個人屬性的隱私權 凡涉及個人本身獨一無二的隱私,都屬於個人屬性隱私權的範疇。 姓名 生日 身份證字號 肖像 聲音 根據每個人都有「不受人干涉的權利」的原則延伸而來。 個人資料的隱私權 經由蒐集個人平常的使用行為模式皆屬於個人資料。 個人的消費習慣 就醫病歷 信仰宗教 政黨傾向 工作職業 投保保險 犯罪前科等紀錄 個人通訊內容的隱私權 經由網路傳送或接收個人通訊資料也是隱私權的範疇之內。 電子信件(Email) 電子檔案 個人相簿 網路上的對談內容 因此個人通訊內容的監控、披露等情事也會間接侵犯隱私權。 匿名隱私權 匿名,是隱私權的最高層形式。 匿名的程度會影響到使用者在資訊使用上的權利: 「匿名的電子信件」可保護個人屬性的隱私權,例如:真實姓名。 「匿名的網路購物」可保護個人資料的隱私權,例如:消費習慣。 隱私權 怎樣算是觸犯他人的隱私權? 即在未經過網路使用者本身同意的情況下: 公開個人屬性資料 盜用他人屬性資料從事商業營利用途 觸犯他人隱私權的例子: 王小明輕易在網路相簿取得他人姓名與照片,創造不實身份從事網路行為。 隱私權保護政策 網路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給使用者前: 必須先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 宣告的目的是讓個人使用者瞭解資料被尊重的程度。 宣告必須包括: 隱私權保護政策的適用範圍 例如 :資料可否轉交給廣告公司。 資料的收集與使用方式 例如 :電腦是否用Cookies 保存個人屬性資料。 資訊法規 我國制定「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個人資料、避免個人隱私權受到侵害而訂定的資訊法規。 是保障個人隱私權的法律。 規範個人資料蒐集使用的合理性。 個人資料的使用需符合公共利益。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案例:王小明隨意轉寄網路上的廣告信或未經證實之消息,是否違反「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是的,已違反資訊法規。 因發送者必須掌握收件者的個人姓名、電子信箱,甚至對應的手機號碼等私人資料。 收件者是在不願意的情況下。 電子簽章法 我國電子簽章法的發展歷史: 行政院於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正式審查通過電子簽章法草案。 於民國九十一年四月一日開始施行。 電子簽章法 何謂「電子簽章(Electronic signature)」? 指以電子形式存在,依附在電子文件(Electronic document)並與其邏輯相關,可用以辨識電子文件簽署者身分,及表示簽署者同意電子文件內容者。 意即等同傳統實體的「書面紙本、簽名蓋章」。 電子簽章法 何謂「電子文件(Electronic document)」? 指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符號或其他資料,以電子或其他以人之知覺無法直接認知與識別之方式,所製成足以表示其用意之紀錄,而供電子處理之用者。 電子文件具有易被複製、竄改的特質。 電子簽章法 電子簽章法的目的: 避免事後否認 主要針對電子簽章產生者之不可否認 身分辨識確認 主要針對電子簽章產生者之身分辨識 建立法律依據 電子簽章法的目的 避免事後否認: 現實世界可以依靠交談、簽名、出示身分證明等方式,電子化世界則依賴「電子簽章」,其目的: 避免資料傳送中遭第三人惡意竄改。 避免交易完成後產生「事後否認」情形 。 為網路上素未謀面的雙方確認彼此真正的身分。 電子簽章法的目的 身分辨識確認: 透過運用可資信賴之科學技術,解決身分辨識的難題,其目的: 解決線上交易安全性。 確保身分與身分辨識確認。 讓消費者產生使用網路之信賴感。 電子簽章法的目的 建立法律依據: 可供運用的電子認證應用技術後,更須制定相關法制環境配套措施,其目的: 使電子簽章、電子文件產生法律效果。 規範認證機構管理機制。 建立法律制度為網路行為規範之依據。 建立電子憑證機構之管理制度,界定憑證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簡稱 CA)與使用者之權責。 電子簽章法的目的 何謂「憑證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簡稱 CA)」? 指提供數位簽章製作及電子認證服務之機構,乃依電子簽章法相關管理規定及標準,即「戶政事務所」角色。 提供憑證相關服務: 審驗憑證申請人身分、資格與屬性 核給申請人私密與公開金鑰對 簽發公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京-EU5-产品使用说明书-EU5-BJ7000C5D3-BEV-北汽新能源EU5车型用户手册V3.pdf
- 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快速上行赛道值得关注_2022-05-自动驾驶.pdf
- 液氯(氯气)和氯乙烯生产企业以及过氧化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docx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7修订版.docx
- 液氯(氯气)生产企业重点检查项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docx VIP
- 《作文》专题系列课件126《作文分论之_诗歌类材料作文》.ppt
- 2023年度公务员考试(公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测试卷(附答案和解析).pdf VIP
- LittleSwan小天鹅TB36V81H 波轮全自动洗衣机 巴赫银 门盖巴赫银 波轮式 220V,1Ph 50Hz.pdf
- 广东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doc
-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