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适应领域-幼教资源中心
目 錄
社會適應領域鄉土教材編輯理念與特色………………………………P2
壹、前言……………………………………………………………………P2
貳、編輯理念………………………………………………………………P3
參、教材內容與特色………………………………………………………P3
肆、使用說明………………………………………………………………P6
文旦嘉年華課程大綱與教學指引……………………………………P8
壹、教材大綱……………………………………………………………P8
一、課程架構……………………………………………………………P8
二、七大向度教學目標…………………………………………………P8
貳、教學指引……………………………………………………………P13
活動一:雲科農場一日遊……………………………………………P14
1-1.認識斗六市的地理環境…………………………………………P17
1-2.認識斗六的由來…………………………………………………P20
1-3.認識如何搭火車…………………………………………………P22
1-4.認識雲林縣政府…………………………………………………P25
1-5.認識雲林醫院……………………………………………………P30
1-6.認識雲林文化局…………………………………………………P34
活動二:採文旦………………………………………………………P37
2-1.認識文旦…………………………………………………………P39
2-2.認識種文旦的過程及條件………………………………………P42
2-3.吃文旦……………………………………………………………P45
活動三:文旦嘉年華…………………………………………………P47
3-1.認識斗六工業區…………………………………………………P49
3-2.工業發展對農業生態可能帶來的污染…………………………P51
3-3.認識文旦嘉年華…………………………………………………P54
活動四:我愛中秋節…………………………………………………P56
4-1.認識中秋節的日期………………………………………………P57
4-2.中秋節的應景食品………………………………………………P59
4-3.能了解中秋節的活動……………………………………………P61
4-4.能了解中秋節的由來……………………………………………P63
社會適應領域鄉土教材
編輯理念與特色
壹、前言
當融合教育、轉銜教育、無障礙環境等教育理念逐漸被重視的今天,特殊教育的發展乃逐漸鼓勵身心障礙者走出封閉的學習空間,從而擴展新的社會關係,參與社會的角色。於是乎,在以往所偏重的生活教育與職業生活領域的課程之外,社會適應領域的課程就成為身心障礙者能否真正跨出封閉世界藩籬的關鍵,而這也正與普通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中強調社區本位的課程不謀而合。
同時基於身心障礙者對於社區了解與參與的需求越來越殷切的情況之下,在特殊教育相關課程與教學的研究方面,便發展出了生態學理論的教學原則,一方面鼓勵教師依學生日常生活的環境特色作為規劃,盡量利用自然的生態環境來進行教學;另一方面則強調教學應配合社區需要,納入鄉土教材,並以社區為教學的場地。這一部分也和普通教育九年一貫課程中強調鄉土教育的方向一致。
執是之故,特殊教育教適—查月曆」時,教師必須先行評估學生是否具備數數的能力及會認讀年月日,才能進行查月曆的教學。若未具備以上能力,則教師宜先教導此先備能力,或調整教學目標不教查月曆,而只要了解烏魚是出現在冬至前後的季節,然後在月曆上找出「冬至」二個字即可。
至於那些單元活動需要評估學生先備能力,在各章節教學研究之「學生先備能力」與「教學建議」中均有說明,教師可再依學生實際能力評估之。
三、教學方法
本教材之實施多以角色扮演或情境演練等方式實施之,期使學生能將所學類化到實際日常生活當中。教師在教學策略的應用上,應掌握能使學生實際融入活動為原則,可參考各章節「教學研究」之替代方案或教學建議。
四、教學評量
在評量方面,各活動目標之「具體目標」即為個別化教育計畫之評量重點,教師得依學生障礙狀況及起點行為,隨時調整之。
依教育部頒啟智學校(班)課程綱要,教學評量的重點如下:
一、除課堂教學的評量外,日常作息及戶外教學情境中有關的行
為表現也應納入評量。
二、依據教學內容與進度,請家長配合評量學生在家庭和社區的
表現。
三、評量除以符號紀錄外,應以文字配合說明學生學習的行為表
現。
執是之故,教師在教學評量上,除了應用課文中的「想一想」與「動動手」之外,應納入生態學理論的觀點,部分從學生實際生活表現行為觀察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
五、統整課程
本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