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社会影响
第九章 社会影响 一、社会助长 1、定义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增量,增质) 社会干扰(social inhibition) :也称社会干扰作用,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减量,减质) 2、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 (1)社会助长作用广泛存在,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也可以提高行为的质量。 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可能变成社会干扰。 (F·奥尔波特(F.H.Allport),20年代) (2)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扎琼克(R.B.Zajonc)和卡特莱尔(N.B.Cottrell)等人,60年代) 3、脑力激荡法 (1)定义 脑力激励法(brainstroming):是指群体一起解决问题时,能具有个人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步骤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营造一种氛围; 其他成员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 记录群体每一个成员提出的意见; 鼓励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3)评价 优势: “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发挥群体成员相互弥补与促进的作用; 不足:常常会使个人注意别人的意见,或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 个体太注重自己的看法而忽视别人的提议。 最佳途径:脑力激励方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 effect)上。在复杂的问题解决上,先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4、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 (1)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扎琼克,1965) (2)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弗里德曼等人,1981) (3)群体背景之所以会造成社会干扰作用,是因为他人的存在和其造成的种种干涉,可能导致人的精神不集中;另一个原因是他人激发了人们过高的焦虑水平,使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弗里德曼等人,1981) 他人在场对个人活动的影响 1、定义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社会惰化的原因 (1)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个人对于群体的贡献无法被识别时,社会惰化就会发生; (2)群体成员缺乏对群体的认同感; (3)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右图:49个研究显示: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社会懈怠也逐渐增加(个人努力水平下降) 3、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的情境: (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 (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 (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6)群体中成员的工作明确化,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三、群体极化 1、定义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2、冒险转移(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1)冒险转移(risky shift):群体做出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冒险的现象。 个人独自决策时,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改由群体共同决策时,则最后的决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 (2)冒险转移的本质是群体的“极端化转移”。(Why?) 个人假设群体鼓励附有冒险性的见解。 责任分散。 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的评价。 3、群体极化的解释 (1)群体极化发生的首先原因,是信息的影响。(群体成员容易被说服) (2)群体讨论造成规范性的影响。 四、群体思维 1、定义 群体思维(group think):群体决策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高空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5套(完整版).DOC
- 印刷类原辅料进料检验标准.pdf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docx VIP
- 领读经典-现代文学(1)(山东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幼儿挑食、偏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含提纲)5800字.doc
- 2022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语数英、含答案).pdf
-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docx VIP
- 冬季血压早达标远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病培训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