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隋唐韩愈教育.pptVIP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隋唐韩愈教育

第六章 隋唐的教育 第一节 隋唐教育制度 一、隋代的教育发展 在中央,设立国子寺,置祭酒1人,总管教育事业,这是我国历史上设立专门教育行政机构和专门教育长官之始。 在国子寺下,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此外,大理寺还设有律学。 在地方,隋文帝设有州县学,史书上说:“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行乡饮酒礼”, 说明隋在地方是有学校的建制的。 这些制度的创立,使隋朝教育曾一度呈现昌盛景况 。 二、唐初教育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唐初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实行均田制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刑29人。”而且“皆外户不闭,行旅齐粮取给于道路焉。” (二)实行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 采取的措施 : 1.抬高孔子地位,尊重儒学 开元27年(739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 2.统一经学,颁布定本 唐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整个文化领域中除了重振儒术外还兼重佛道 。 (三)科举制度为唐初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起到了推动促进的作用 学生必经科举选拔才能做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办学的积极性。 三、唐代的教育制度 (一)中央官学 唐代中央官学的主干有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国子监是教育管理机构,下辖六学;一馆是指广文馆,主要招收在京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者。 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 (二)地方官学 唐代规定,府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依府、州、县、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等,确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人数,定其规模。 在府、州两级还设有医学。 在各州也建立了崇玄学,设博士1人,讲授道教经典,学生毕业后可参加道举考试。 州县学校统归地方长史管辖 四、唐代教育的特点 (一)中央到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中央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成立了专门负责管理教育事业的政府机构——国子监。并形成中央官学由国子监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长史领导的模式。 (二)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行政管理日趋健全 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的规定 1、学籍管理制度。包括入学、考试、假期、年限等。 2、制订有较为完备的教学计划。 (三)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儒经分为大经、中经、小经 大经:《礼记》和《左传》 中经: 《诗经》、《周礼》和《仪礼》 小经: 《周易》、《尚书》 、《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 《孝经》、《论语》是公共必修课 书学:《石经》、《说文》和《字林》 算学:《九章》、《海岛》、《孙子》 、《五曹》、《张丘建》、《夏侯阳》 、《周髀》、《五经算》,此为一个专业。 《缉古》、《缀数》为一个专业。 《记遗》、《三等数》为公共必修内容。 (四)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五)学校类型多、分布面广 以儒经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学校,如律学、算学、书学等 ; 校的覆盖面是相当广泛的,除府、州、县学等儒学外,还有医学和玄学。 (六)重视医学教育 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甚至在一些偏僻的州也设有医学校。 (七)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行政机构派生出教育和研究的功能 第二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3岁:孤儿,随伯兄会,会卒,嫂郑氏抚养 25岁:考取进士,之后“三试于吏部不成,十年犹布衣” 35岁,做推官,后调四门博士 37岁,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39岁和45岁,两次为国子博士 之后,因为谏唐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二、“性三品”说与教育的作用 三、教育的目的 (一)“明先王之道” (二)“学所以为道” 四、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 (一) 教师的作用 在《师说》中,韩愈首先阐明了教师的作用。他从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得到一个结论,“古之学者必有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二) 教师的任务 韩愈认为教师的任务包括三个方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政治伦理之道;所谓“授业”,就是讲授儒家的经典,泛指文化知识;所谓“解惑”就是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业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三) 择师的标准 韩愈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也是择师的首要标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 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两者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他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五、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