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百风采的大吴泥塑.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绎百风采的大吴泥塑

演绎百年风采的大吴泥塑 2015-11-07 21:23:37评论(1) 育儿 0 演绎百年风采的大吴泥塑 演绎百年风采的大吴泥塑 洪巧俊 “土来做,火来烧,一吹滴滴叫……”小时候,看过捏泥人的人,知道来的是天津人。后来看了著名作家冯骥才写的《泥人张》,才知道捏泥人也是一种艺术。冯骥才是这样描写泥人张的,“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排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冯骥才先生写得十分传奇,说泥人张右手端杯饮酒,眼睛也瞅着桌上的菜,左手摆弄着泥团,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泥人被他捏绝了,与对面喝酒的海张五一模一样。 传奇的“泥人张”我没见过,但神奇的“泥塑吴”却亲眼见到。 演绎百年风采的大吴泥塑 一 “泥塑吴”在广东潮州市浮洋镇的大吴村。大吴村西面的大片田土是捏泥优质土,粘性佳,无沙砾,色彩为米黄色,是“造人”的好材料。 “大吴泥塑”,本地人叫“大吴翁仔”(应为“大吴安仔”,当年台湾学者由沙溪镇人带到大吴村了解泥塑,沙溪人的口音,将“安”读成“翁”,后来台湾出了一本大吴泥塑的书,因此才有“翁仔”之说)。潮州有句俗语叫:“银湖小姐,大吴安仔”,其意是赞银湖的小姐美貌俊俏,更赞潮州大吴村的“土安仔”巧夺天工,美妙绝伦。大吴泥塑以戏剧故事人物组合为主,形象生动逼真,其历史可溯至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距今770多年。 这个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的大吴村,就在潮汕公路旁,离厦深铁路潮汕站3公里,且连接线与潮汕公路的相交点就在村前。在这个相交点几百米远的地方有几家做泥塑的,父亲做、儿子做、孙子也做……大吴泥塑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的。 大吴泥塑工艺程序分为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等五大环节。“贴塑”最能体现大吴泥塑的特色,因为捏制泥人时,每一个部分,包括衣服冠履,都是“贴”上去的。贴塑主要以脸谱、贺丁喜童、戏剧典故为创作题材,艺术手法以捏、塑、雕、贴、刻、彩为主。天津的泥人张比较写实,而惠山的泥人有点夸张,而潮州的大泥泥塑既写实,也夸张,加上自己的贴塑特色,显然就有另一番风味,这风味就是潮味。 在潮汕的不少地方,至今还活跃着潮州铁枝木偶戏团,这种木偶戏是乡间节日的一种娱乐项目。潮州铁枝木偶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表演技艺和优美的音乐唱腔三大特点,而受到国际木偶界的瞩目和欧洲观众赞扬,被誉为“中国乡土艺术之瑰宝”。铁枝木偶因剧目、唱腔与当地潮剧相同,其表演也有戏曲的特点,故也称之为“微型潮剧”。然而就是这个被誉为“中国乡土艺术之瑰宝”潮州铁枝木偶,却与大吴泥塑有割不断的渊源,因为他们用来表演的木偶头像就是来自大吴的泥塑脸谱。据了解,清朝末年,潮州纸影戏在形式上从影现发展成为形现,戏圆身木偶取代了白竹纸影,而且民间纸影班林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吴泥塑生产发展。现在,大吴的泥塑脸谱品种繁多,仅戏剧脸谱就有120多种。 演绎百年风采的大吴泥塑 二 要说大吴泥塑,那就不得不说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吴光让。吴光让的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吴村,泥塑技艺在这个家族延续了770多年,比宋清两个朝代的时间还要长,而他是第23代传人。 吴光让的工作室,摆放着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 吴先生向我讲述了做泥塑的曲折经历。他说,“文革”那时,不允许做传统泥塑,只能做伟人、革命英雄、样板戏这样的雕塑。因为传统的东西都是戏剧人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都是资产阶级、腐朽封建思想,必须受到批判。为了不让大吴泥塑失传,他的父亲吴来树就在晚上偷偷地教他传统泥塑技法。做一件泥塑是分开做,今天做头,明天做手,不做整件作品,怕别人发现了而挨批挨斗。由于民间工艺被视作封建迷信的象征,当时整个村庄风声鹤唳,人们不再做泥塑,甚至砸掉作品、销毁制作材料,好像要与这700多年的传统工艺势不两立、一刀两断。 夜深人静,昏暗的煤油灯下,吴光让偷偷地做着泥塑,但这样还是有风险,一旦被人发现,就得挨批斗。为了生存,也为了传承,就得动脑筋,练手艺。由于泥塑不能做,只能做现代的雕塑,做人物工农兵、做英雄伟人。吴光让觉得做雕塑同样可以提高自己技艺,就钻研雕塑。 吴光让做的雕塑材料全是瓷泥,在做的过程中重在一个“塑”字。艺术是相通的,在创作雕塑作品的时候,也可运用一些泥塑上的技艺,使雕塑人物更加活灵活现。他说,那时白天做雕塑可全心身地投入,可到了晚上做泥塑还是提心吊胆,只要有人敲门,就得赶紧藏起来,生怕被别人知道。他至今也不会忘记,父亲吴来树就因为做了那些传统的泥塑而被批斗,挂牌子、戴高帽。而20来岁的吴光让,也因为跟父亲学了泥塑,也成了批斗的对象。 家传的技艺,只能在夜里偷偷摸摸、断断续续地学,所以吴光让整整学了近十年。那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