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建构论人事仲裁时效方案的.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知识建构论人事仲裁时效方案的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水土 保持监测网络,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 省人民政府定期将监测、预报情况予以公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执法 论人事仲裁时效制度的建构   杜开林   一、问题的提出   某甲,原系某镇兽医站站长,后被免职。1990年1月1日,某甲与该兽医站签订《留职停薪合同》,约定停薪留职期限为2年,并每年上交管理费。合同期内,某甲未按约定交纳管理费;期满后,某甲亦未与单位续签留职停薪合同。1992年7月3日,县林业局作出林副(1992)第66号文,对某甲予以除名,但没有书面送达。2003年3月,某甲向某人事仲裁委提出人事仲裁申请,要求县林业局撤销除名决定,恢复人事及劳动关系并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县林业局称,某甲早知道其被除名,现提出人事仲裁申请,已过仲裁时效,请求驳回申请人的申请。仲裁委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决定不予受理。   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显然这一仲裁期间的计算应当是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在本案中,一方面,由于没有书面证据表明某甲已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无法确定该60日应当从何时开始起算,为人事仲裁工作带来了法律上的难题;另一方面,作为申请人某甲在长达10多年后才行使权利,要求撤销其除名决定,显然也不利于已有法律关系的稳定。   实践中发生的越来越多的类似案件说明:人事仲裁时效制度的建构势在必行。   二、时效与人事仲裁时效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的存在持续地经过法定的期间而依法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的法律事实。所谓“一定的事实”指权利的行使或不行使的情形;所谓“经过法定的期间”是指无间断的若干岁月;所谓“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是指因而发生权利的取得或丧失。时效依其成立要件及其法律效果,可分为取得时效及消灭时效两种。在我国各项大凡涉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中,无不有鲜明的时效规定。有时尤以消灭时效为甚,私法与公法概莫能外。   诚然,国家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行使救济权利时设定大量的时效义务,一旦权利人未按法律规定期间向对应的救济机关提出诉求,而是延期提出,该机关虽负有救济的法定义务,但因申请人未能及时提出,其就可根据法律的规定拒绝受理以启动救济程序,即使已经启动也可以驳回申请人的申请。由此可见,从理论上讲时效制度的存在在一定层面是以牺牲权利人实体权利为代价的,在实质正义上是有所减损的。如果从完全的实质正义角度出发,时效制度似无存在价值与合理性。但事实正相反,时效制度的存在虽并非当然,的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具有重大的制度价值。一般时效制度存在的立法理由有四:   1.保护行为相对人,避免因时日久远,举证困难,致遭受不利益。   2.尊重现存秩序,维护法律平和和交易的安全;如果权利人长期不积极行使权利,将会使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由此会阻碍社会经济、秩序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通过时效制度,则会使该不稳定局面得到解决,从而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3.如果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依时效制度规定就会发生丧失权利的法律后果,这样就起到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加快资源的流转,发挥资源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4.简化法律关系,减轻法院负担,降低交易成本。如果历时过久,就会发生证据湮灭、证人难寻、证据难以收集的法律困境,因此,实行时效制度,以时效届满代替证据,就可避免举证困难,有利于有关机关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纠纷。   综上所述,时效制度的存在具有重大的立法价值与普适性。因此,作为牵涉与处理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合同或聘用合同,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单位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等发生争议的人事争议处理规则,其理应对仲裁时效作出科学的规定,即建立契合人事仲裁特性的人事仲裁时效制度,从而为公正及时处理人事争议,保护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单位和个人依法行使权利,维护社会的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三、人事仲裁时效制度建构的若干设想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3]13号《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一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所作的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执行。”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在给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等问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