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魏军中的异族军队及其管理
北魏军中的六夷士兵及其管理研究
众所周知,北魏一朝的兵制及其复杂,前辈学者夏鼐、唐长孺、高敏、谷霁光以及我的老师张鹤泉诸先生都进行过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各位先生研究的重点大都放在了对北魏世兵制度、都督制度、军镇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上,反而对北魏军队的士兵构成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异族军队以及北魏对他们的管理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六夷士兵的的整理研究,以期对北魏的兵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北魏的士兵构成以拓跋鲜卑部族兵主体,是战斗力最强、地位最高的士兵,主要负责京师和重要军镇的布防,以及担当保护皇帝的护卫军,出征时担任中军;六夷部族兵居其次,多为征发归附部族或俘虏的部族民众为兵,主要负责攻城略地和地方驻防;还有少量的汉人士兵,起初担任后勤转输,后来也参与一些地方的防卫。这里主要讲的就是这些六夷部落兵以及北魏对他们的管理情况。
《宋书·臧质传》载太武帝在盱眙城下给臧质的信中说:“吾今所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胡死,正减并州贼;氐、羌死,正减关中贼。卿若杀丁零、胡,无不利。”这里很明显,丁零、匈奴或者匈奴化的部族、氐、羌均被征发来当兵。还有一点,夏鼐先生在其《论北魏之兵士除六夷及胡化之汉人外,似亦有中原汉人在内》一文中提到,“余疑其兵上加一斗字,恐有深意。否则士兵本职在斗,何故加一斗字?”太武帝特别点明这些六夷士兵都是“斗兵”,言语之中颇多轻视,还有借机消灭之的意思,都显示了这些六夷士兵远比北魏的国人组成的士兵地位低的多。这里就对这些六夷部落为兵的情况以及北魏对他们的管理做一些简单的整理考证。
丁零、高车。丁零和高车同属于一个民族,据《北史·高车传》“高车,盖赤狄之种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这里把居住在漠北或者被北魏迁徙到漠南边境的的丁零称为高车,分布在北魏腹地内的丁零还称为丁零。
丁零在两汉时即以建国,汉末归附于鲜卑大联盟轲比能,轲比能死后活跃于北部边境,待到十六国时期,丁零更加活跃,东起幽、并,西至关陇、河西,乃至中原河洛地区均有丁零的身影,成为各割据势力争相拉拢的强大军事实力,丁零翟氏还一度建立了短暂的政权“翟魏”,但很快覆亡。北魏道武帝平定中山时,丁零成为慕容贺麟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北魏平定河北造成不少阻力。河北平定之后,一部分丁零归降北魏,《魏书·太祖纪》“西河胡帅护诺于、丁零帅翟同、蜀帅韩砻,并相率内附”;但大部分丁零在其渠帅率领下保聚山林,继续与北魏政府为敌,《魏书·太祖纪》“沙门张翘自号无上王,与丁零鲜于次保聚党常山之行唐。夏四月,太守楼伏连讨斩之。”,《魏书·世祖纪》“定州丁零鲜于台阳、翟乔等二千余家叛入西山,劫掠郡县。州军讨之,失利”,《魏书·太宗纪》“泰常初,丁零翟猛雀驱逼吏民入白间山,谋为大逆”,终北魏一朝,丁零始终降叛不定,是北魏社会的一大隐患。因此,对叛乱的丁零部众,政府坚决派兵镇压,对投降的部众大多迁徙到京城平城附近加以控制,这一部分丁零应该就是丁零兵的主要来源;同时,北魏政府对依附的丁零部族实行安抚政策,派出使者巡视,予以安抚赈济,以期使之不再叛乱,《魏书·太宗纪》“己亥,诏北新侯安同等持节循行并、定二州及诸山居杂胡、丁零,问其疾苦,察举守宰不法;其冤穷失职、强弱相陵、孤寒不能自存者,各以事闻”。丁零主要的分布地在并、定二州,且多与杂胡杂居于山林之间,对北魏威胁最大的也即是这两地的丁零的叛乱。此外,幽州也有丁零分布,且其已经被直接征发为兵,《魏书·奚斤传》“车驾将讨冯文通,诏斤发幽州民及密云丁零万余人,运攻具出南道”,这里把“幽州民”与“密云丁零”相提并论,则丁零部众好像并不直接归北魏地方政府管辖。这里权且作一推论,丁零可能名义上臣服于中央,并负有一定的兵役任务,但事实上由于其居于山林之中,且各有其渠帅,这种臣服就只能是名义上的了。
高车。丁零居于漠北者称为高车。高车善于放牧,所畜牛马羊不计其数,兼以其并无强大的军事实力,自然招来北魏政府历代的攻抢。《魏书·序纪·昭成帝纪》“二十六年冬十月,帝讨高车,大破之,获万口,马牛羊百余万头”,《魏书·太祖纪》“二月丁亥朔,诸军同会,破高车杂种三十余部,获七万余口,马三十余万匹,牛羊百四十余万。骠骑大将军、卫王仪督三万骑别从西北绝漠千余里,破其遗迸七部,获二万余口,马五万馀匹,牛羊二十余万头,高车二十余万乘,并服玩诸物”,《魏书·安同传》“世祖闻东部高车在巳尼陂,人畜甚众,将遣袭之。诸将皆以为难,世祖不从。遣原与侍中古弼率万骑讨之,大获而还”。从中可以看出,北魏攻打高车掠夺的不仅有牛马羊,还有很多生口,同时还有很多归附的高车部众,他们都是高车军队的重要来源。由于高车人善牧,所以高车骑兵名满天下,是北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