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废墟的召唤.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废墟的召唤

课题 2.废墟的召唤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中药14班 年 月 日 星期 四楼14班教室 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技能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资源名称 资源用图 语文职业模块教材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设计意图 点拨提示法 情绪调动法 朗读法、质疑法 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前预习布置 分三组布置任务: 第一组网上搜集圆明园废墟之类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PPT文件课上展示。 第二组搜集关于“废墟”的相关文章,提炼观点,准备课上发言。 第三组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集一些蕴含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己的情感价值,试谈当今时代,中专生该尽的职责有哪些?如何尽责。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学习流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资源手段 情境导入 导入 1.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魁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2.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园林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重点突破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设计思考问题: ①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②作者是单纯描绘废墟吗?还有什么目的? ③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3.明确文章的写作结构: 第一部分(1-3):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来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作者渴望变革、渴望更新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19):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面对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1):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检测学生感知课文情况 学生思考 回答问题 难点突破 四、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2.“对于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 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他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圆明园凝固了。 3.“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 ①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②个人虽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4.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座、出地方,海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是这座断桥,也可以”,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 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上黑板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抓住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归纳总结 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度的时候,觉得很难读懂,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多角度、多侧面的考录问题。 学生思考 总结巩固 任务拓展 1.领悟:题目《废墟的召唤》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