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_中的问题.pdf

论_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_中的问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_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_中的问题

第 23 卷第 1 期 物  探  与  化  探 Vol . 23 ,No . 1 1999 年 2 月 GEOPH YSICAL GEOCHEM ICAL EXPL ORA TION Feb . ,1999 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问题  蔡越虹            蔡宗熹     ( ) (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00083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计算中心 ,北京  100083 摘  要  重力归一化总梯度 GH ( z) 的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归一化总梯度方法本身无完整的数学 理论作为基础 ,二维和三维情况都只能探索其实验性的规律 。弄清楚 GH ( z) 有无物理 、数学的理 论依据很有益处 ,这使人们在使用 GH ( z) 方法时不得不采取谨慎的探索态度 。 关键词  重力场 ;归一化总梯度 ;理论依据与应用效果 ( ) 1981 年 , 中国3 单位引入前苏联别廖兹金 也有人译为别列兹金或别列斯基 提出的“重 力归一化总梯度法”。当时的地质部北京计算中心在内部刊物《地质计算技术》第 6 期上全文 刊登了别寥兹金所著《应用重力勘探普查油气藏》一书中关于“归一化总梯度法”的原理及应用 ( ) 译文长达 7 万字 。1982 年在《地质计算技术》上刊登了一系列该方法在前苏联取得应用效 果的文章 。1983 年 9 月至 1985 年 5 月计算中心施志群等同志曾立题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做了 大量的模型试验和应用研究 。计算中心重力组用归一化总梯度法处理过十多个地区的实际重 力资料 ,处理后的效果都不好 。计算中心位场组的同志也处理过吉林省和西安市的重力资料 , 特别是后者 , 曾对归一化总梯度法寄予很大的希望 ,可处理后的结果是满纸圈圈 ,根本无法解 释 。南京第六物探大队研究中心丁少飞同志来信说 :“归一化总梯度 ,我单位进行过计算 ,也委 托兄弟单位计算过下扬子的资料 ,效果都不好 ,基本无法使用”。鉴于此 , 1992 年 4 月我们正 式提出“三维归一化总梯度方法研究”的立题申请 。经过 1 a 之久的研究 ,面对出现的种种问 题 ,又重新对二度体的归一化总梯度法进行了探讨 ,全面回忆了 1987 年用剖面上的归一化总 梯度法处理吉林省和西安市重力资料中所出现的问题 。 1994 年我们精读了 В·М·别廖兹金 1973 年写的书 〔1〕,进一步确认别廖兹金提出的归一 化总梯度法没有坚实的数学理论作基础 。1994 年下半年 ,我国又翻译出版了 В·М·别廖兹金 〔2 〕 1988 年写的“物探数据的总梯度解释法” 。我们研读了有关章节 ,带着这样一个现实问题 : 归一化总梯度法算出来的到底是什么 ? 有什么物理意义 ? 我们通读了我国学者在公开发行刊 物上发表的近 10 篇文章 ,发现没有 1 篇研究该方法的数学基础和归一化总梯度的物理意义 。 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 。1994 年下半年到 1995 年 10 月 ,经探讨与研究 ,改变了三维 归一化总梯度应用上虽不成熟但很有研究价值的看法 ,认为该方法既没有数学基础 ,又没有物 理依据 。下面简要阐述我们的理由及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其它问题 。 1  没有数学基础 60 年代 ,别廖兹金提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 ,其数学表达式为 〔1~3 〕 1998 年 6 月 1 日收稿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 期 蔡越虹等 : 论“重力归一化总梯度法”中的问题 ·47 · ( )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