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报告.doc

镇雄县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镇雄县201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践报告

昆明学院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1级 班级:电气一班 姓名:申云旭 学号:201104170117 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是享有“母亲河”、“美酒河”美誉的赤水河发源地,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煤炭基地县、省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和革命老区县。是出滇入川进黔的重要通道,具有融入黔西北、川渝经济圈的区位优势,是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和攀西六盘水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春迟秋早、夏短冬长,年均气温11.5℃、年日照1261小时、年降水量903毫米,最高海拔2416米,最低海拔630米,县城海拔1630米。全境地势雄峻,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奇峰突兀,秀石嶙峋,地表崎岖,地层复杂,是典型的高海拔山区地貌。石漠化面积约796.4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21.5%;全县无坝区,只有二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少数河谷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县有丰富的煤炭、硫铁矿、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74亿吨;煤田煤层气储量达843亿立方米,是昭通盆地煤层气总量的7倍;页岩气储量非常丰富;硫铁矿资源远景储量达12.3亿吨,占全国硫铁矿保有储量53.82亿吨的22.9%,县级储量居全国前列;马铃薯、魔芋、木漆、竹笋、蚕桑和生猪、土鸡、肉牛等生物资源丰富。 县境内有横江、乌江、赤水河三大水系,大小河流39条,水能资源理念蕴藏量30.3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1.6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利用6万千瓦,开发前景可观。 一、经济社会发展 1. 经济发展: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53.0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9.7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8.6亿元。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为27.7:37.2 :35.1,三次产业总体处于“一产降、二产上、三产稳”的态势。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2.7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0.75亿元和35.2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74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82元。城镇化率为20.4%,农网覆盖率为32.8%,公路等级化率为13%,水利化程度为19.6%。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938公里,镇凤、镇威二级公路建成通车,拟建2条高速公路、3条二级公路,大力实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成功争取到成贵铁路过境线建设,争取到“镇雄机场”建设列入省“十二五”规划,我县 “铁、公、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体系将逐步构建。 2. 社会事业:更加注重民本民生,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本形成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良性发展,职业教育与学前教育特色鲜明,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初中毛入学率达96.1%。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及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62%。每千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达到0.54人,每千人有病床821张,有合格村医的行政村比重和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比重均达到100%,村卫生人员732人。农村低保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村低保对象达132400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0%。 3.民族文化:镇雄县属少数民族散居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以彝族、苗族两大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浓郁的民族氛围。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贫困状况与特殊困难 1. 贫困面大: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1503855人,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其中,农业人口141.5万人,按照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标准,贫困人口有120万人。按照2010年初农民人均纯收入1274元以下的标准,贫困人口有54.3万人。从历史原因看,镇雄的贫困是历史的沉积;从地理环境看,镇雄的贫困与山区多,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自然灾害频繁密不可分;从文化和思想观念看,教育科技文化落后,人口素质差,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等、靠、要”和“听天由命”的传统观念普遍存在;从经济结构看,农业比较脆弱,工业十分落后,服务业不发达,产业单一,发展水平低,经济应变能力很弱。 2. 贫困程度深:一是区位劣势致贫。地理环境特殊,远离铁路、水路、机场和中心城市,区域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