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宁县永兴煤业有限公司永兴煤矿瓦斯抽采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 井田概况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川采矿审字(200)第号《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审批书》永兴煤矿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圈闭(拐点平面直角坐标见表-1-1),井田长km,宽km,面积0.7km2,许可开采标高+~±0m,开采B2煤层。
表 永兴煤矿矿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
编号 坐标 拐点
编号 坐标 X Y X Y 1 314700000 4 3146140.0000 2 3147195.0000 5 3145958.0000 3 3146800.0000 6 3146915.0000 一、位置及交通
矿井位于长宁县城198°方向,直线距离18km龙头镇紧邻兴文-宜宾主干公路,东距龙头镇约3.5km,西距巡场火车站约16km,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交通位置图
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丘陵地貌,为一近东西向延伸的长垣状脊岭。最高点位于矿区部北侧,标高+491m,最低点位于矿中部南侧,标高+345m,矿区相对高差146m。区内植被较为发育,为丛灌混交林,局部地势平坦
三、地表水系
矿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有少量季节性冲沟,洪水期少量山水沿斜坡和山沟从北向南汇入井口南侧漕谷区,与硐底河汇合流入长宁河
四、气象及地震
1、气象
矿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冬秋两季多雨雾,全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9761638.5mm,历年平均降雨量1158.9mm,多集中于每年的69月,以大雨或暴雨降落,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区内年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2.5℃,平均气温17℃,降雪和霜冻3月。无其他重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利于矿山常年长时间生产。2、地震
根据四川省地震局资料和四川省地震录记载,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另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区内以汉族为主,人均耕地较少,富余劳动力较多。农产品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红薯、马铃薯等。范围内保护的名胜古迹、风景自然保护。
1、水源条件
矿井生活用水
2、电源条件
电源变电站kV线路;另一回电源变电10kV线路,业主已与上述两供电单位签定了用电协议
3、通讯
通信光缆设至矿井工业场地,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网络覆盖,外部通信便捷。
第二节 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出露不全,平均厚247.54m。岩性为灰、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灰岩夹燧石条带,顶部有时见粘土、高岑土残留矿物。与上伏龙潭组第一段呈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一段(P2x1)
上至K6砂岩底板,底界假整合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之上,平均厚60.74m。此段仅含4~5层煤线或炭质泥岩。其岩性组合以含球粒状菱铁矿粘土岩为主,间夹4~8层菱铁矿层、细砂岩及砂质泥岩。底部为一硫铁矿层。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二段(P2x2)
上以B4煤层顶板为界,下以K6砂岩底板为界,平均厚41.49m。此段上部16.38m以内集中含煤4层(B4、B3、B2、B1,其中B2煤层全区可采,其余仅局部或部分可采),中下部多以含球粒状菱铁矿粘土岩为其特征,其间夹有细~中粒岩屑砂岩、砂质泥岩、3~4层煤线或炭质泥岩及透镜状菱铁矿层。
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三段(P2x3)
上以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底部之K9泥质石灰岩底板为界,下以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二段(P2x2)顶部B4煤层顶板为界,平均厚28.4m。此段顶部有一不可采煤层(C5),其岩性组合以砂质泥岩(常存有完好的腕足类化石)、细砂岩为主,间夹5~10层含动物化石碎片的石灰岩或泥质灰岩及2~3层煤线或炭质泥岩。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
平均厚481.25m,岩性为紫红色、紫灰色、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泥岩、粉~细砂岩夹薄层泥灰岩,底部5~10m含较多根须状方解石网脉,该组依岩性组合特征可细分为五个岩性段,其中1、2段为弱~中等含水层。该组为潮坪相碎屑岩沉积,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
第四系(Q4)
平均厚0~8m,岩性以黄色粘土岩为主,含砂、泥岩风化碎石、块石,局部表层具黑灰色、杂色淤泥耕植土。
矿区位于珙长背斜中段北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向,倾向357~5°,倾角69~78°,为倾斜单斜地层。区内地表未发现大型断裂构造,岩层中局部发育X型共轭节理,其中一组节理走向为北东东向,另一组节理走向北西西向,倾角较陡,对岩体的稳定性具有一定影响。总体本区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一)煤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