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子商务-校园多功能数位平台.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商务-校园多功能数位平台

* * 資訊系統的開發 挑戰:快速上線的緊縮時程、多媒體展現、大量客製化、支援多國語言、大規模佈署、日益增加的系統複雜度及高度整合要求 團隊運作的系統化開發流程 資訊系統的開發與企業的營運密不可分的關係 * 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 系統發展生命週期(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DLC) 需求分析:了解現行作業內容、蒐集資料 可行方案:是否可行? 分析與設計:決定電腦化系統的架構與功能 開發:軟體設計,程式寫作及測試 建構:導入新系統,最好與舊系統並行 維護 :維持運作,提高效能、因應改變 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 專業人員: 系統分析師:負責開發週期前三個階段的專業人員,需要熟悉資訊科技與企業管理的實際作業 程式設計師:撰寫程式 專案經理:管理整個資訊系統建立的過程 文件:每階段工作完成後所看見的產品,如「需求分析書」 * 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續) 雛型發展(Prototyping) 快速的發展出實驗性系統,以便使用者能加以評估及後續改善的進行;資訊系統的測試版 四個步驟: 瞭解使用者需求:獲得基本資訊後,便開發雛型 開發雛型:快速開發一雛型系統,僅具備主要功能 使用雛型系統:瞭解是否適用及提出改善 修改與加強雛型:修正系統及測試系統 可較高的使用者滿意度,尤其是使用者介面,但不適用於大型系統的開發 * 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續) 套裝軟體(Application software packages) 已撰寫好的應用軟體,再進行客製化的修改 成本較低,開發時間也較短 較不符合使用者的所有需求 終端使用者自行開發 利用功能強大的軟體自行開發符合自己需求的系統,如利用試算表軟體 凌亂不易整合,企業較不鼓勵 * 資訊系統的開發方法(續) 外包 委外專業軟體開發公司提供服務 租用式的資訊系統,公用計費的概念 缺點:監督廠商的花費、廠商溝通困難、受制於人、商業機密可能外洩,不易創造競爭優勢 適用於非策略性的資訊系統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1970年代 強調「結構化程式設計」、「專案管理」和「資料庫管理系統」 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四點特色: 採用資料流程圖(DFD)描述「資料」與「處理」間的關係 採用資料辭典,正式定義資料 採用工具以描述「處理邏輯」,如結構化英文、決策表、決策樹及虛擬碼等 用結構圖定義程式模組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好處: 增進規律性:建立標準的處理方式和文件,消除個人風格,以達到一定的品質 可信度和錯誤校正:使用標準的方法和工具可即早發現疏失或錯誤,予以修正 有效運用資源:此方法可節省成本、提升生產力及較佳的人力資源分派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1980年代 第四代語言(4GL):僅告訴電腦「做什麼」,如資料庫查詢語言(SQL)、試算表軟體等 雛型系統設計和終端使用者自行開發 電腦輔助軟體工程(CASE)工具,需嚴格遵守一套軟體發展程序。 軟體再使用性,造成「物件導向」技術的躍進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1990年代 物件導向技術:系統是一些物件的組合,再透過物件間訊息傳遞來決定系統的行為。而每個物件擁有自己的資料儲存空間及方式,並提供一組介面以供外界呼叫。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物件導向流行的原因: 電腦應用領域的變化:系統大都屬資料為主的應用,越來越複雜的資料型態及操作環境,使得傳統的程序導向的設計,會使得模組間變得更複雜不易掌握 軟體工程上的問題:傳統開發的方法,造成程序模組不具有可再用性,造成工程師的負擔。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1990年代 網際網路應用系統之開發工具 建立動態網頁的技術(如HTML、DHTML) Web伺服器上執行的應用程式(VBScript、JavaScript) 安全協定、電子付款等技術 強調快速的資訊系統開發方法 聯合應用系統開發方法(JAD):以使用者為主導,以管理者為核心,再由資訊人員輔導的群體系統開發方法 資訊系統開發的概念與技術 1990年代 大型整合應用系統: 整合型套裝軟體的興起,如ERP、SCM與CRM等模組的整合 企業選擇適合的模組整合,再加上部份外掛模組即可 微型應用程式 APP(Application):泛指電腦內、或智慧型手機內的應用程式 以手機四大作業系統為銷售平台: Apple的iOS、Google的Android、微軟的Windows Mobile以及RIM的黑莓機等 * 系統構建前之管控 目的:確保資訊系統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 定義系統的目標與限制及建立一指導機構以管控整個計畫的進行 及早瞭解其顧客及組織內部對資訊的需求 明訂評估資訊系統績效之標準 設定資訊系統的設計與操作標準 定義一個可接受的測試程式 需定期加以檢討,以確保系統符合標準 建立一維護及修改與擴張資訊系統的程序 * 系統構建後之管控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