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杨时“空”论.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时“空”论

杨时“空”论略探 摘要:“空”是佛学核心话语,考察杨时对“空”的认知与态度,他将空解为非实有、非断灭空,认为儒家“形色即是天性”犹如佛家“色即是空”;认为佛家虽有体性之意,却摒弃人伦,“色空”不是儒家学说。因对佛学“空”理解精深,在理学形成、发展的背景下,相较而言,杨时于佛学“空”论相对温和,但其仍以儒家“易”较佛“空”精当,以儒为高佛在其下,持守宋代理学家一般路向。 关键词:杨时;“空”;理学;“色即是空” 宋代理学的儒佛关系,是理学家思想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承洛启闽的杨时之评价,朱熹说:“程门诸子在当时亲见二程,至于释氏却看不破”,黄震说:“乃不料其(杨时)晚年竞溺于佛,氏。”翻其师程颐慨叹当时学者皆流於夷狄(佛教),“唯有杨(杨时)、谢二君长进。”嘲这些陈述元不指向杨时思想与佛学的关系。“空”是佛学的核心话语,杨时认为“老氏之有无,佛氏之色空,盖将明天下至颐”,杨时对佛学这一核心话语“空”究竟有着怎样的一种认知与评价,无疑是管窥其佛教观的重要资粮。 一、话语考察 (一)空非实有、非断灭空;色即是空 杨时就苏轼《影答形》诗“君如烟上火,火尽君乃别。我如镜中像,镜坏我不灭。”提出疑义,《语录三·余杭所闻》言“影因形而有无,是生灭相。故佛尝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言其非实有也,何谓不灭?”杨时认为影因形而有无,为生灭相,并引《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言明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故非实有,乃假有、“空”。 他还指出,这个“空”并不是断灭一切的断灭空。针对王安石将“空: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穴(空)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名不立”的说法,杨时明确指出:“佛之言曰:‘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则空之名不为作相而立也。工穴之为空,是灭色明空。佛氏以为断空非真空也,太空之空,岂工能穴(空)之耶?”即“工穴之为空”是“灭色明空”,此空是断灭一切断灭空,不是大乘的空有一如的“真空”。 杨时所理解的佛教空是空不离色、空有一如的“非空之空”,不是“顽空”,《语录四·南都所闻》言“因问:‘乾坤毁则无以见易,如此则易不属无矣。’曰:‘易固非无’‘张横渠辟老子有无之论,莫有见于此否?’曰:‘然,才说无,便成断灭去。如释氏说‘空’又曰‘非空’,到了费力,圣人只说易最为的当”即强调佛家“空”不同于老子的无(断灭)而是不离假有的“非空”。针对王安石“真空者,离人焉”的说法,杨时《王氏字说辨》明确指出:“‘真空者,离人焉’,是离色则(明)空,非即空也。”另见《语录四·毗陵所闻》“性觉真空者,离人焉。若离人而之天,正所谓顽空通。”而且他特别强调色和空的一致、空有一如,《与杨仲远书三》说“‘生之谓性’,未有过也。告子论生之所以为性,则失之矣。老氏之有无,佛氏之色空,盖将明天下至颐,非有人物之异也。老子以有生于无,又日:有无之相生,是不知有无一致矣。”此处透过对老子有与无一致无二、相资相待的强调,也揭示了佛教色与空的一致、空有一如。 (二)“谓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 《语录四·南都所闻》言“形色,天性也。有物必有则也。物即是形色,则即是天性。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践,履也,体陛故也。盖形色必有所以为形色者。是圣人之所履也,谓形色为天性,亦犹所谓色即是空。”陈来先生说,在杨时看来儒家讲“形色即天性”,与佛家讲“色即是空”至少在形式上是相通的,都是主张本体现象的统一性。可见,杨时至少在形式上并不反对“色即是空”色空一如的思维形式。其在《孟子义》中也说儒家讲形色即天性、“形色”“天性”一致无二和佛教“色空”之论是一致的。《孟子义·形色天性》说“形色即天性也,则践形斯尽性矣,故惟圣人为能,与释氏色空之论一也。吾圣人以为天下自然之理,而以常事言之,故言近而闻者无惧焉。异端之学自以为精微之论,其徒累千百言不能竟其义,故学者莫知适从,而去道益远矣。此儒佛之辨也。” 说儒家讲有物必有则,物形色即天性、“形色”“天性”通一无二和佛教“色空”之论是一致的,这一点杨时在论“浮图以山河大地为见病”和“心法起灭天地”也得到证明, 《与杨仲远书三》说“‘生之谓性’,未有过也。告子论生之所以为性,则失之矣。老氏之有无,佛氏之色空,盖将明天下至颐,非有人物之异也。老子以有生于无,又曰:有无之相生,是不知有无一致矣。《正蒙》谓万象为太虚中所见物,则物与虚不相资,卒陷于浮图以山河大地为见病之说,山河大地,正指物言之也。若谓指物言之可也,则浮图见病之说,不足非矣。此与佛氏以心法起灭天地,更当究观,所谓心法起灭天地之旨,未易以一言攻之也,更详昧之,如何?” 《孟子义·天下之言性》说“‘生之谓性’,未有过也。告子论生之所以为性,则失之矣。”杨时认为告子“生之谓性”主张的凡物受生都有性,并没有问题,他说“天下之言性,则故而已矣。告子日‘生之谓性’是也。列子曰:‘生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