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境顺应下的文化翻译
浅谈语境顺应下的文化翻译
【摘 要】本文以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探讨语境顺应对文化翻译的影响,力在把语境关系动态顺应论借鉴到文化翻译中,用来指导翻译实践。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翻译中最大的难题。译文语言的选择应对不同的文化语境作出动态的顺应,从而对大限度地满足文化翻译的需要。
【关键词】语境顺应;文化翻译
0 引言
顺应论是比利时学者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做出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三个特性:变异性或多样性;商讨性;顺应性。维索尔伦从四个方面对语言的使用规律进行了描述:语境关系顺应、结构体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意识突显。概括地讲,语言的使用就是语言使用者有意识地使语境关系和语言结构相互顺应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策略选择过程。
根据顺应论,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使用者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离不开语言载体和文化语境的制约,所以,译文的语言选择也应该是做出顺应的动态过程,这种顺应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而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
1 文化语境与语境顺应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也会相应变化。因此,人们需要顺应文化差异才能实现成功的交际。
文化语境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文化的丰富多样性表明了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而不同。翻译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向译语读者传达原文的所有可能意义,文化语境影响词义的选择,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意义。顺应论强调人们选择语言过程中应动态地顺应语境尤其是文化语境的变化。
2 动态对等与深层文化语境顺应
nida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问题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他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因为形式很可能隐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他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语言形式,而是要将句子深层结构的意义表达出来,以使译文更加准确,向译文读者传达其文化内涵。
2.1 民族文化的动态顺应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具有本质特征的文化。要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就必须顺应不同的民族文化。如典籍英译,译者在处理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文化信息时,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如直译加注或增译或释译等传递特有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以实现译文对汉语民族文化的动态顺应。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王熙凤与林黛玉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其中“贾母”、“老祖宗”和“嫡亲”都是极富民族特色的文化词。杨宪益将“贾母”译为the lady dowager(王爷的遗孀),译文读者看了马上会想到这位刚刚亮相的女主人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寡妇;hawkes则照字面译为grandmother jia, 贾母的形象成了一位普通的“年长老妇人”。至于“老祖宗”,杨深入挖掘了它的内涵,译为our old ancestress,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而hawkes 译为grand dear, 原语信息大打折扣。按中国封建传统,嫡亲的孙子、孙女在血缘关系上要亲过外孙儿(女)。杨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准确无误地传达了说者的“话中之话”,从而描写出了王熙凤世故圆滑、八面玲珑,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文化对等。而hawkes 译作“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y. she is more like a jia”,大有贬损贾母家之嫌,也没能传神地再现原文的人物形象。
再以《论语》为例。其中有很多中华民族经典的文化意象如“君子”、“小人”等。“君子”的内涵是“有道德,有高尚品格的人”。多数外国译者将其译为“gentlemen”, 易被西方人理解,但完全丢失了中国的千年经典文化意象。如果采用音译加注的办法,即“junzi”(a man of moral integrity), 则既能体现原文的文化意蕴,又能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