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让探究再深入一点
让探究再深入一点
——整合科学探究活动的几点思考
斜桥镇祝场中心小学 陈红初
摘要:探究是科学课堂的生命,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于是一个个表面热热闹闹的活动构建起了科学的课堂,学生们在一个个的活动中完成了教师预定的任务,教师在一个个匆匆忙忙的活动中保证了课堂的完整性,科学课好像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因为我们让孩子们经历了科学的探究活动。但是我们可能片面地理解了“探究式学习”,认为活动就是探究,解难释疑的学习与讨论不是探究。于是忽视了另外一个问题——在活动中留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思索,使他们无法在仓促的活动中作出充分的研究与思考。我们的课堂也许在解放了孩子双手的同时又束缚他们的大脑,剥夺了孩子独立研究科学、感受科学魅力的权力,科学的课堂需要我们整合这些活动,构建起一个更大范围的活动给孩子的独立研究以更大的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之后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维的锻炼深入地进行探究。
关键词:探究的空间 整合
新课程实施已近两年了,作为一线的科学课教师面对科学课有着很多的感受。相对于常识课,总觉得上完科学课特别的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上科学课就象百米跑似的,拼命地赶,就怕时间来不及,因为在一节课上有三四个大活动,每个大活动下又有若干个小活动,课堂教学总是为了完成这一系列的活动而疲于奔命,为了完成任务,只能让学生草草收场。这样的活动怎能深入研究下去呢?恐怕连“一英寸深”都没有了,只可能是点到为止。这样匆匆赶过场,教师累,学生也累,还谈什么能力的发展,素养的提高?为改善这种状况,我尝试着将多个小活动归并为大的活动,让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科学的探究,留给学生相对独立的空间让他们去思索,以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与思考,本文试就这一问题浅谈几点:
一、活动之间能穿插同时进行吗?
案例1:按教材安排顺序设计教学。
(这是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了解空气》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1、引入
(1)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2)还想知道空气的一些什么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2、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请大家想想办法怎样用感官观察?(让学生尽可能充分地感知,以建立丰富的表象。)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
概括学生感觉到的空气的性质:没有颜色,透明,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3、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小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实际做一个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4、我们从哪里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引导学生结合经验去说,并引导他们去推想,“空”杯子里有一满杯空气,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教室里充满着空气,空气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
我们的周围被很多空气占据着。
反思:
在上这堂课时,我发现也是我所为难的就是学生实验和时间安排不过来的问题了。研究内容和时间是成正比的,研究的越多时间也需要的越多。本堂课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空气的特点、空气能占据空间的本领,期间还要引入、观察、猜测、实验、结论等等,应该说时间的安排上要相当紧凑。虽然实验做得还可以,但是总觉得结束部分有点匆忙,往往是实验一结束就马上进行交流,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在这一堂课上,我是把探究式的学习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然而由于对探究学习的认识还不够,将探究学习简单化,程序化,认为只要是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这样的流程,就是一个成功的探究过程,按部就班地生成教师所期望的结论,使探究式学习失去了其灵魂。
对策的思索:让活动成为知识的载体,构建更大的活动结构。
最近在嘉兴听了吴建伟老师的《了解空气》一课,吴老师围绕知识点设计了四个大的活动,请看活动一(吹气球)的实录:
师:(出示一气球并吹)吹起来了吗?
生:(略)
师:(又拿出一个瓶子,把气球放入瓶子里,气球的上面套在瓶子的口上。)还能吹起来吗?
教师把材料(瓶子是不一样的)发给学生。
生:每组做一做
师生交流:为什么有的吹不起来?与瓶子有关吗?
生:我发现吹得起来的瓶子底下都有个洞?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教师马上出示图片:两个不同的瓶子
师:瓶子在吹气时会怎么样?
小组1:空气要让开,气球才能吹大。
小组2:气球吹不大是因为空气漏不出来。
小组3:空气在瓶子里,位置被空气占住了。
师:气球能否吹大,与瓶里的空气有关,为什么老师不能看见空气?有谁能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生1:吹气球时,听瓶底的小孔的声音。
生2:把瓶子放在嘴里,瓶子放在水槽里。
……
一直以来,我的重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