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书.doc

2011年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书.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报告书

洛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书 学 科 分 类 小学数学 课 题 名 称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 立 项 编 号______LYKT11168______________ 课 题 主 持 人 _李 黎_ 主持人所在单位 _洛阳市新安县西关小学_ 填 表 日 期 2012年3月 洛阳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主持人 姓 名 面貌 性别 年龄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学科专业 数学 学历 起止时间 年 月 日 至 年月 31 工作单位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固定电话E-mail XAXXGXX@126.COM 移动电话 主 要 参 与 者 姓 名 性别 年龄 专业职称 学历 工作单位 女 37 小学一级 中文 本科 新安县西关小学 丁娜 女 31 小学一级 中文 本科 新安县西关小学 张雪峰 女 49 小学高级 中文 大专 新安县西关小学 范彩红 女 30 小学一级 中文 本科 新安县西关小学 王淑利 女 38 小学高级 中文 本科 新安县西关小学 孔淑芳 女 49 小学高级 中文 大专 新安县西关小学 预期成果 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 预计完成时间 2012年 12 月31 日 二、研究方案 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预计突破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时间安排与人员分工;主要参考文献等。(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一种公认的较好的形式。能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弥补学生知识缺陷;能激发学生思维活动,能开拓学生思维领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获得教学效果反馈等许多功能,因此深得教师的重视。 课堂上,教师如何提问,从一个侧面反映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智慧。研究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性对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增长教师教学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合部分,它在教学中不但使用广泛,为过去和现代的教师所应用,而且同教学本身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之情,能使学生认真思考,探讨知识的源泉,自觉开发知识的宝藏,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提问更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会提问的老师,能将一堂课变得轻松自如,将学生引向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它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毫无疑问,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纽带,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 三、基本内容: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随堂听课与教研活动”中对提问进行专项调查,主要统计提问的参与率和 提问的覆盖率。借助课堂的提问率和提问覆盖率定量描述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 第8列 第7列 第6列 第5列 第4列 第3列 第2列 第1列 教室 前门 ? ? ? ? ? ? ? ? 第1行 ? ? ? ? ? ? ? ? 第2行 ? ? ? ? ? ? ? ? 第3行 ? ? ? ? ? ? ? ? 第4行 ? ? ? ? ? ? ? ? 第5行 ? ? ? ? ? ? ? ? 第6行 第7行 第8行 第9行 ? ? ? ? ? ? ? ? 第10行 课堂提问率: 提问覆盖率: (注:课堂提问率=×100% 提问覆盖率=)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