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学]历史:《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一、背景 二、代表人物 陆 九 渊 王 阳明 程颐 朱 熹 程颢 南宋人 (北宋人,兄弟俩) 南宋人 明朝人 代表人物 理学集大成者 心学集大成者 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陆王心学 宋明理学 一、背景 二、代表人物 三、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程朱理学 主要思想观点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 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二程 朱熹 , “ 者, 天理也” “ , 天下之定理” 格物致知 ——探究 , 得到理 天理 人伦 万物 父子君臣 天理就是 , “存 ,灭 ” 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等 目的在于 明道德之善 三纲五常 天理 人欲 宋明理学 一、背景 二、代表人物 三、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程朱理学 2、陆王心学 主要思想观点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 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陆九渊 王阳明 是本原, 就是理 心 反省 , 不必 内心 外求 心外无 , 心外无 物 理 致 , 知行 良知 合一 心 宋明理学 主要思想观点 万物的本原(世界观) 求理的方法(认识论)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心, 心即理, 心外无物 天理, 三纲五常即天理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 不必外求 △本课知识网络 三教合一 魏晋南北朝: 儒学吸收佛、道思想,有了新发展 隋朝: 儒学家主张三教合一,以儒学为主 唐朝: 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宋明理学 天理是万物本原, 先有理而后有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 “心”是万物本原,心就是理 王阳明 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理学 心学 二程 朱熹 影 响 ①成为南宋后久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②朱熹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③朱熹思想外传,日朝形成『朱子学』 穷理不必外求,只需反省内心 宣扬“心无外物,心外无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课件第四讲.ppt
- [历史学]中国法制史试卷10套及答案.doc
- [历史学]中国传统文化之第一章炎黄时代与中国文化的开端.ppt
- [历史学]中国编辑出版史.ppt
- [历史学]中国行政史上.doc
- [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第4讲新汉.ppt
- [历史学]中国民居.ppt
- [历史学]中国古代青铜器课件2.ppt
- [历史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8习题题库 2.doc
- [历史学]中国通史04.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