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终关怀综述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的展望 08市场 莫裕明 0814008 【摘要】本文全面叙述了中国开展临终关怀事业的社会背景以及遇到的问题,并对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临终关怀;老龄化;孝道;死亡教育;医疗体制;制定法规;综述 【前言】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其目的是追求生命品质,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安适、有意义、有希望的生活。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于1988年开始发展,现已具备一定的规模。现对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的展望做一综述。 临终关怀是人类死亡文明的重大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一个国家或地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好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转变,临终关怀已逐步成为一种社会需要。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亟需大力发展。 【正文】 1 临终关怀的定义 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的卫生保健服务。其工作内容是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支持与照护,其目的是追求生命品质,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安适、有意义、有希望的生活。[1]临终关怀的对象是指处于临终阶段的临终者.具体指诊断明确,治疗无望,估计生命期在1O个月左右的患者。[2] 临终关怀目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阶段,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3]临终关怀事业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必然需要。[4]关怀临终者是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临终关怀不但是一种医疗卫生事业,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终关怀将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 2 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社会背景 2.1 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 目前临终关怀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受很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它的出现是必然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足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而提出的自然需求,另一方面更是出于中国现实国情的各种需要。 按国际通行标准,一个地区或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时,就成为老年型的地区或国家。1991年1月,我国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之后,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6O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左右.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 。[5] 1999年1月,新华社公布了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 到2025年,我国几乎25%的人口将是老年人,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是增长非常快的一个群体。迅速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策各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使得政府、社区和家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为临终病人,生活不能自理,80%左右依靠家属照料,家属面临极大困难,众多垂危老人呼唤临终关怀。 2.2 各种慢性病患病人口的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疾病以及晚期肿瘤病人的不断增多,很多病人在终末期都需要他人在生活上给予照顾,病人的生活大多不能自理;“空巢现象”和普通人员缺乏专业护理技能导致家庭护理困难;绝大部分家庭难以承担在综合性大医院住院的费用,另外多数综合性大医院为了经济效益、周转率等问题也往往拒收那些无治疗价值且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6] 3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1 人们固有的死亡观念 在中国,受儒家、道德、佛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人们认为死亡是不祥和恐惧的象征,对死亡采取否认、蒙敝的态度,在言语中避免谈及,不能坦然的面对死亡。[7]且在中国文化史中,儒家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是一种人世文化,他所深切关注的是人的现世生活,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死亡一直被看作是不吉利的,我们要极力去避免谈及死亡,这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而另一方面也更加说明了国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这种对待死亡的负面态度就在某种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作为临终关怀的实施者,护士也缺乏正确的死亡观。据调查,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8] 3.2 传统“孝道”的影响 “孝道”观念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百行孝为先”,孝是行为最高准则。[9]孝道的实施,集中于病、老、死之际,民谚云:“养儿防老”,所以古来皆强调子女尽心竭力送终为尽孝道。[10]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总是把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亲自服侍在侧直至送终作为人们评价子女是否孝敬的一个标准。我们的社会观念是:如果子孙到老人临终时,不能够亲自去侍候和照顾,这是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