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人文素质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军人人文素质教案

一 人文精神:回顾与展望 人文一词在《周易》中就有出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掌握了天文的知识就可以知道四时的变化,精通了人文的知识,就等于了解了天下万物)这里的“人文”,泛指古代文学艺术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及其思想的经典,就是指礼教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人文”的概念释为:“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是的,人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关怀,是人对社会的一种关怀,是人们对文明的尊重,人文的核心,是人自身的德性,以及对于社会和人类的关怀。它是以人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 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积淀,先哲的智慧与情操,始终是文明的特征和支撑,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想起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在一个特制的长卷上,中国文化从历史深处尽情流淌出来,让全世界度过了一个目眩神迷的夜晚。这个晚上让国人骄傲,让世界动容,更是因为这中间浸润着浓浓的人文情结和厚厚的文化积淀。源自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来到中国,我们中国人赋予了它和谐、团圆、吉祥、生生不息的文化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为人类文明进步汇聚了更多的智慧。正因人文精神、人文魅力如此丰沛,那场独具中国文化色彩的表演,才如此多娇。 如果说,人文精神对于一个国家须臾不可或缺的话,那么人文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社会学家邓伟志先生在招博士生前,首先要弟子开出的是三张读过的书单:专业书单、相关书单和无关的书单。专业书单审视的是学科知识,相关书单映衬的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以及基础的深浅,而无关的书单则考察着一个人的人文视野。(神童现象,高分低能,书本知识上的高智商,生活能力上的低能儿。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邓伟志先生认为,专业教育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技能单一,狭隘冷漠,囿于狭小利益的视野,“由于他的行动范围变得狭小,他的心智与思维习惯同样会萎缩。”受到良好人文教育的人则恰恰相反,这样的人不仅有思想有超越意识,而且有责任感使命感,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教育的功能。 无独有偶,有“中国园林之父”称誉的我国著名古建筑家、园林建筑大师陈从周,他之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尊敬,不只是因为他在园林建筑上的造诣,也是因为在他身上有许多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人文修养。陈从周不仅是享誉世界的园林建筑大师,与此同时,他还工诗词,善书画,喜昆曲,其人文修养自为他的园林建筑研究做了深厚的铺垫。他招考研究生,必要问及考生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要追问文化名人及其作品情况。他告诫学生:“学建筑园林史先要了解文化史;学中国史先要懂得家乡史。”他讲园林的意境,自己掏钱送戏票给弟子,让他们从昆曲中体会传统艺术的趣味。在陈从周先生用心良苦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浓厚对于专业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生将会受用不尽。 (补充)比如,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多才多艺的人物——苏轼,就是一个榜样。苏轼在文学领域享有“唐宋八大家”的盛誉,是“苏辛词派”的创立者,开豪放一派;在书画方面,他既是唐宋“颜、柳、欧、苏”四大书家之一,又是“文湖竹派”的中坚分子。活跃于北宋文化圈的苏轼,就像是全国文化的领袖人物。现代作家林语堂的眼中,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咖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是啊,在陈从周先生的做法看来,知识固然是文化的基础,但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文化。因为知识的灌输永远逊色于人格的塑造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这一观点,虽未能道尽教育的全部内涵,但这种文化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不乏重要的警醒和启示意义。要知道,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 提升人文素养,固然靠学校教育,但更与自我的自觉学习自主努力分不开。前不久,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信息:上海某中学要求每一个教师每学期读1—2本教育理论或文史哲类书籍,每学期欣赏1场音乐会或1出传统戏剧,每位教师应发展1项业余爱好……他们将这些做为提升每个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我闻之则大喜,因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要依仗的就是一支富有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中学如此做了,那么我们其他的学校呢?教师们如此做了,那么要为全社会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