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控扎控冷
例如:传统的形变热处理、温加工、相变诱发塑性工艺、各种压力加工新工艺,以及近几十年来发展成熟的微合金钢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工艺等。;有效地控制了材料在“T–σ -t”条件下的组织演化,是变形与相变过程能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工艺。
不是简单地将形变与热处理组合.;主要内容;4.1 概述;微合金钢设计;4.1.1 控轧控冷工艺的基本过程
;;1 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图4.2 热轧时动态和静态过程的示意图 ;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要点:
1. 再结晶终止温度(TR)以上(约大于950℃)。
2. 轧制时(辊时)动态回复再结晶和不完全再结晶。
3. 辊间:静态回复再结晶。
4. 奥氏体晶粒随着反复轧制—再结晶而逐渐变细小。;2 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950℃-Ar3);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要点::;3 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区轧制;:;4 控制冷却;一次冷却:终轧温度到Ar3温度范围内的冷却。
目的:控制热形变后的A晶粒状态,阻止A晶粒长大和碳化物
析出,固定形变位错,为γ → α相变作好准备。
控制参数:一次冷却的起始温度越接近终轧温度,细化A晶粒和
增大有效晶界面积的效果越明显。;4.1.2 微合金元素对强韧化的贡献;;4.1.3 获得最佳强韧化的工艺和组织因素;细化组织和沉淀析出对钢强韧化指数:
碳氮化合物沉淀析出强化量:高150~400 MPa,甚至600 MPa, 脆化矢量0.23~0.30℃/ Mpa(较小)
细化组织的强化量:50~300 MPa,脆化矢量为-0.66℃/ MPa。;图4.5 沉淀强化作用与沉淀相尺寸和体积分数间的关系(影线区域为试验值范围) ;4.2 高温形变与奥氏体的回复再结晶4.2.1 奥氏体状态调节原理;;4.2.2 第二相质点阻止再结晶的作用;轧制过程-较长时间的传搁时间-合适沉淀合金系-阻止晶粒的长大。;;4.2.3 微合金钢再结晶的机制;;;;轧制前均热工艺:成分已知,由公式计算第二相完全固溶温度。
控轧工艺: 按元素与碳氮元素的重量比固定,可计算出每一
温度下平衡存在的化合物量。;4.3.2 第二相质点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贡献;;4.3.3 第二相质点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规律;将各温度下达到相同沉淀相体积分数的试验点在温度-时间坐标
图中表示出来,即可得到沉淀析出反应的PTT曲线。; 微合金碳氮化物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动力学特点:;;;VC沉淀合金系只能在约900℃以下保温;
NbC可在约980℃以下
TiC 990℃以下;
VN 1010℃以下;
NbN 1030℃以下;
TiN 1160℃以下;更稳定,。
;4.4 微合金钢γ→α相变的控制;细化
晶粒
控制
方法;4.4.2 第二相质点在铁素体中的沉淀析出;相间沉淀(interphase precipitation)是一种台阶长大机制,γ→α+K(K为析出粒子,一般为碳氮化物)转变的长大模型;图4.22 伴随碳化物的相间析出,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
(a)α析出后γ中的碳浓度;(b)碳化物析出后γ中的碳浓度分布;(c) α相新析出后γ中的碳浓度分布;2 弥散沉淀强化效果;;;本章小结;课后作业:思考题
1 典型的控制轧制主要分哪三个不同轧制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2 奥氏体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的作用是什么?
3. Ti、Nb、V 、N等微合金元素在控轧控冷过程的主要作用及第二相质点溶
解和析出规律。
4. 什么是控制冷却,分几个阶段及其作用?
5 什么叫相间沉淀? 相间沉淀对钢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6 试分析控制γ→α相变过程在微合金钢控轧控冷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