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四-北大未名BBS.DOC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四-北大未名BBS.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四-北大未名BBS

敦煌文献概要讲授提纲 第二章 敦煌的历史 第三节:隋唐时期 由于敦煌地方历史的特点,这一节实际包括了五代和宋初。共分四段:隋、唐、吐蕃占领时期、归义军时期。 隋(与中原相应,581——618) 经贸及外交状况: 隋初,西域中部和北部为突厥所控制,占据青海和西域南部的吐谷浑也经常进犯河西,隋和西域的交通受到阻绝。 大业初年,隋军击破吐谷浑,西域铁勒部下属的契弊部首领契弊歌楞,联合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对西突厥汗国发起进攻,占领了吐鲁番以东到敦煌的广大地区,并遣使入朝。隋与西域的关系密切起来,丝路也重新畅通。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派侍御史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又派黄门侍郎裴矩往来于武威、张掖、敦煌一带,联络西域各国,用厚利吸引商人到内地贸易。西域各国往来不绝,商贾频繁。 609年,裴矩在张掖主办了有西域27个国家参加的交易会。炀帝也西巡到河西,来到张掖,接受各国使者的朝拜。据载,当时大张旗鼓,“以示中国之盛”。仪仗壮观,市井繁华,“蛮夷嗟叹,谓中国为神仙。”可见当时河西丝路贸易的繁华热闹。 裴矩《西域图记》载,当时丝绸之路“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 唐(大致相当于初盛唐,约618——785) 隋末,天下大乱,地方割据。617年(恭帝义宁元年),金城校尉薛举称帝兰州,改元秦兴;凉州鹰扬府司马李轨,起兵占领张掖、敦煌、西平等地,称河西大凉王,次年称大凉皇帝,在敦煌设龙勒府。 同为617年,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亦于618年称帝;同年,李世民亲自率兵进军陇右。619年(武德二年)平定李轨,敦煌进入唐朝版图。当时,李世民的封爵为敦煌公。 唐占领初期,敦煌变乱频繁。620年,瓜州刺史贺拔行威据敦煌叛唐称王,622年被平定;623年,敦煌人张护、李通反唐,被平息。由于政局不稳定,而且西域主要是突厥、吐谷浑的势力范围,在武德末、贞观初,唐政府曾关闭西北关塞,禁止百姓出关。贞观年间,唐政府先后消灭东突厥、击败吐谷浑,河西才真正进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1、行政建制 622年,平定贺拔行威之后,改常乐县为瓜州,敦煌为西沙州; 633年(贞观七年),改西沙州为沙州,领寿昌、敦煌二县。 天宝元年(742)改沙州为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沙州。 *敦煌、沙州是这一地区古代被不断交替使用的名称,今亦用作别称。大家对建制沿革的情况应注意,特别是涉及具体的研究材料时,名称可能提供时代线索。 大致过程是; 汉————西晋————北魏————————隋唐 敦煌郡——沙州————敦煌镇——瓜州/义州——西沙州——沙州====敦煌郡 2、政治、军事意义 贞观十四年(640),唐太宗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薛万钧、副总管姜行本领兵进军高昌,沙州刺史刘德民率沙州军民协同作战,消灭了高昌王鞠文泰(遗书有《姜行本纪功碑》),高昌改设西州。在这次战争中,敦煌又一次成为中原王朝进军西域的物资、人力供应基地。此后,丝路畅通,敦煌又进入一个安定和日益繁荣的发展时期。 贞观二十年(646),西突厥与龟兹国相互勾结,不断侵扰,西域又出现紧张局势。唐太宗派右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昆山道行军大总管、安西都护郭孝恪,带领铁勒十三部兵力十余万西伐龟兹。沙州刺史苏海政、行军长史薛万彻也带领精骑一部,配合作战。打败了西突厥与龟兹的联军,俘虏了龟兹王珂黎布失毕,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此后十余年中,西域时叛时附,反复无常,唐政府每次用兵均以敦煌为指挥基地。这一时期,敦煌地方最为繁忙,是兵站、粮站、也是庸役人力的补给站。 658年(高宗显庆三年),西域各国的宗主权从西突厥转移到唐朝手中,唐政府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并在西域设置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即安西四镇)。此后,在唐朝与吐蕃及西突厥余部争夺西域的斗争中,沙州是协助安西都护府控制西域的重要基地。 675年(高宗上元二年),唐政府为加强西域的防御能力,特别是针对吐蕃的威胁,将丝路南道上的典合城和且末城,设为石城、播仙二镇,由沙州直接管辖。 699年(武则天圣历二年),于沙州城内置豆卢军经略使,乃当时西道十军之一,负责沙州地区军事防务,以防突厥、吐蕃。其军使常由沙州刺史兼领。 ——大体上,初唐时期唐政府在西北开疆拓土,敦煌是其政治、军事基地。 3、经济文化 唐朝,丝路畅通,贸易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社会经济文化也一直稳步向前发展。当时,阿拉伯、非洲、东罗马帝国、波斯、印度半岛各国都与唐朝由通贡、通使的关系,作为必经之地,当时的敦煌凝聚了中国、印度、中亚、西亚等不同系统的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文化景观。 *敦煌城东的从化乡,由陆续定居的粟特商人组成。遗书P.3559《唐天宝十载差科簿》,列举该乡257人,基本是康、安、石、曹、罗、何、米、史等所谓“昭武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