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都更新审议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竹都更新审议案

附表二 新竹縣都市更新審議案(重建區段)建築物工程造價表 一、本營建單價提列基準於民國103年5月29日提經本縣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第6次會議通過,做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之工程造價審議參酌。 二、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單價表(單位:元/坪) 構造別 鋼骨造 鋼骨鋼筋混凝土造 鋼筋混凝土造 建材設備等級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第一級 第二級 第三級 1~5層 53100 60200 76200 6~10層 68500 77500 98200 11~15層 87500 95700 116800 76900 87200 110400 16~20層 97200 106300 129700 84500 95700 121200 21~25層 106600 116600 142200 92400 104600 132500 26~30層 136300 149000 181800 113500 124200 151500 31~35層 143100 156400 190900 119200 130300 159100 註:1.本建築物工程造價標準單價表之物價基準日為民國103年5月。 2.有關本標準單價表之複合式結構運用原則,請參閱提列基準(四)之說明。 3.有關建築物地下層加成計算方式,請參閱提列基準(五)之說明。 4.有關建築物樓層高度加成計算方式,請參閱提列基準(六)之說明。 5.有關本標準單價表之物價指數處理措施,請參閱提列基準(七)之說明。 6.有關35層樓以上之樓層需放入特殊因素考量,並另案研析。 7.本標準單價表之建材設備等級: (1)第一級:為一般等級 (2)第二級:為中高級等級 (3)第三級:為高級等級。 8.建築工程造價因設計內涵及建築量體規模大小而有所差異,故實際造價應依本縣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會審議通過為準。 三、建築物工程造價核計原則(本提列項目與其他已提列之共同負擔項目不得重複) (一)包含項目 1.建築工程。 (1)假設工程。 (2)基礎工程。 (3)結構體工程。 (4)外部裝修工程。 (5)內部裝修工程。 (6)門窗工程。 (7)防水隔熱工程。 (8)雜項工程。 (9)景觀工程(庭園及綠化工程)。 (10)設備工程(電梯、衛浴、廚具等設備)。 2.機電工程。 (1)電氣工程。 (2)弱電工程。 (3)給排水工程。 (4)生活廢水工程。 (5)消防設備工程。 (6)通風工程。 3.勞工安全衛生費、空氣污染防制費。 4.施工稅捐、利潤及管理費。 (二)不包含項目 1.拆除工程。 2.建築設計費、鑑界費、鑽探費、建築相關規費。 3.公寓大廈公共基金。 4.協助開闢公共設施相關費用(含土地成本、地上物拆遷、道路開闢費用)。 5.公共設施及公益設施管理維護費用或捐贈本縣都市更新基金。 6.物價調整費。 (三)特殊因素,得專案研析說明另行設計及提出價格說明者: 1.特殊大地工程(含地質改良,不含一般基樁)。 2.山坡地開發工程。 3.特殊設備(包括機械停車、空調設備)。 4.綠建築設施。 5.大樹保護及遷移費用。 6.隔震、制震構造。 7.特殊設備及工法或行政單位要求。 8.特殊外牆工程 9.特殊屋頂形式或構造。 10.環境監測費。 11.其他。 (四)複合結構計算(建築物使用用途:辦公室、住宅、店舖及一般市場)。 1.建築物主體有兩種以上構造時,其單價應按其構造比例及本表單價加權計算之。前述所稱建築物主體係指地面層以上之建築物結構。建築物之結構不同類別時,其單價應按其各類使用比例及本表單價加權計算之。 2.同一建築基地之建築物分屬兩種以上不同樓層時,其單價應按各部分所佔樓地板面積比例及個別單價平均計算之。若地下層連通且建築物主體有兩種以上構造時,其單價應按各部分所佔比例,提出合理分算方式進行計算之。 (五)建築物地下層超建加成計算:下列情形者得按標準單價依下列核計原則另計加成: 1.地上層7層至15層建築物其地下樓層超過2層。 2.地上16層以上建築物其地下樓層數超過3層。 以上各超建樓層之實際面積按核列地面層以上認列單價依下述算式加計造價: 1.超建第1層部分,該層加計造價30%。 2.超建第2層部分,該層加計造價40%。 3.超建第3層部分,該層加計造價50%。 4.超建第4層(含)以上部分,該層加計造價60%。 (六)建築物樓層高度加成計算:建築物之樓層高度以標準高度為4m內為主,有下列情形者,得按標準單價依下列核計原則另計加成: 1.樓層高度超過4m(不含4m),每增加0.1m該層加計造價1%進行計算。 2.後續樓層高度以此類推方式進行加計造價。 3.其中一樓設計如供住宅使用者以4.2公尺為基準高度,如供商業使用者以4.5公尺為基準高度。 (七)物價指數處理措施及計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