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翻译技能英语翻译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ome Questions on Translation Have you done any translation before? 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ranslation? Do you know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Do you know some famous translators in China? How about translators in the Wes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中国古代:早在史前时代,我国不同地区的部落、民族之间就开始了交际和融合的过程。而我们华夏民族与遥远的异邦居民之间的交往,也很早就开始了。有一些前来朝贡的远方使者,语言不同,必须要有翻译才能交流。但这样说只是推理,我们在现存的有关夏商两代的史料中还找不到有关翻译活动的记载。到了周代,我们有了关于翻译活动的明确的记载。在《周礼》和《礼记》两部古书中,甚至有了关于周王朝翻译官的专门职称的记载。当时,将翻译官称为“象胥”,或统称为“舌人”。而有据可考的是,南北朝时的佛经译者开始使用“翻译”两字。 2.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2000年的光辉灿烂历史。我国的佛经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在这漫长的一千年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译师。最著名的有三位: 释道安(314-385):东晋前秦时高僧。他主张严格的直译,译文不增不减只在词序上作些调整。 鸠摩罗什(344-413):后秦高僧,天竺(印度)人。他考证了以前的佛经译者,批评了翻译的文体,检讨了翻译的方法。他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他的译著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等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特别是他的《妙法莲华经》的翻译,充分表达了原作神情,译文妙趣昂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由于他灵活的译法,谨慎的态度,他的译文既准确又流畅。 玄奘(602-664)(唐僧):他在唐太宗贞观二年 (628) 出发去印度求经,17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译场,在19年间译出了75部佛经,共1335卷。他倾向于直译。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由于他工作勤恳、认真,他的译文质量是很高的。 3. 传教士的翻译活动。自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在明末清初和近代两次“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和一些信教的或不信教但与传教士相熟的中国学者的结合形成了第二个翻译高潮。传教士的主要任务是向东方进行宗教扩张,但为了叩开远东古老中华帝国关闭的大门,又不使中国人感到他们有侵略扩张的意志,利玛窦等人逐步采用了“学术传教”的方针,通过大量翻译活动,主要以传教为宗旨;但同时介绍西方学术,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交流。他们翻译的首先是天主教普及类著作。同时翻译一些介绍西方数学、天文、历法等科技方面的书。主要的翻译家有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主要翻译的书籍有:利玛窦和徐光启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后九卷由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另外还有一些翻译人员,如:傅兰雅。 他们还设立了一些翻译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 4. 林纾(林琴南):他不懂外语,依靠他人口述意思,由他以惊人的速度审词缀句,笔录下来。就这样,他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用文言文翻译欧美等国小说184种,其中不少是外国名著。如:《鲁滨孙漂流记》,《巴黎茶花女遗事》。但他的译文删减、遗漏之处颇多。 5. 在这些近代中国和西方的翻译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是严复和他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严复(1853-1921):福建人,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曾留学英国学习海军。1894年中日战争后,发表文章主张维新变法。他从光绪24年到宣统3年(1898--1911)这13年间潜心翻译,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最著名的译作是《天演论》(T.H.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对当时的思想界有很大影响。戊戌变法后,他又翻译了《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群学肄言》(Study of Sociology)、《穆勒名学》(System of Logic)等。他是中国第一个系统介绍西方哲学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