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高考复习断句课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请根据排比、对偶、对称等修辞手法来确定下列的断句: 反复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8. 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1)“……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 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句子开头有“为、乃、即、则”等虚词,往往都是判断的标志,这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 (2)“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岂…哉”等是反问句式的固定句式结构; (3)“为……所……”“受……于……”“见……于……”等是被动句式的标志性词语; (4)还有“如……何” 奈…何,若…何“况……乎”“无乃…乎”,“无乃…乎” 等固定句式。这些固定句式的标志性词语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5)“有以”“无以”“以为”“孰若”“足以”“何以”“然则”都是复音虚词,记住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6)划分句子成分来断句   既然是断句,句子就应该有主谓宾,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所以我们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成分加以断句。但要注意文言文省略句很多,既有承前省略主语,又有蒙后省略宾语。还要注意文言文特殊句式,4种倒装句: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但不管怎样,我们可以根据一个基本原则是“名词+动词+名词”,就是一个句子(主谓宾)结构,来进行断句。 三、衡量断句正确与否的方法 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而且在断句后,还应该作些检查,才能保证做题的准确度。那么,如何衡量断句的正确与否呢? (1)断句后,意思是否讲得通。 例如《师说》中的几句话,有人这样标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提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的过去的话,“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又如,《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有人给断为: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 把“以故”看着“因此”,还可以理解,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 (2)断句后,内容是否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但仔细推敲,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分科,才能称为“通习”,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这些在当时是必读书目,所以才要“通习”之。 说》最后一段说: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断句口诀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分析语法是根本,主谓最好能补全。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文断句 有法可依 做断句题的步骤: 1、做断句题的总思路是:先读后断再检查 2、走“四步路”: (1)先诵读要断句的文段,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急于动手断句,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为止。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层次,此时再注意句首、句末的虚词,这样凭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有把握的地方先断开。即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