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教学课件作者王卫王辉课件习题及答案05第五章节重症监护第2节重症监护技术课件幻灯片.ppt

急救护理教学课件作者王卫王辉课件习题及答案05第五章节重症监护第2节重症监护技术课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 库欣(Cushing)反应:血压上升、脉搏缓慢有力、呼吸深慢——颅高压或脑疝 脉搏增快、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浅速或不规则——脑干功能衰竭 生命体征监测 正常值:0.7~2.0kPa(5~15mmHg) 升高:脑水肿、脑积水、血管瘤、恶性高血压、占位 轻度增高:2.0~2.7kPa(15~20mmHg); 中度增高:2.7~5.3kPa(20~40mmHg); 重度增高:>5.3kPa(40mmHg) 降低:腰穿、引流、外漏、脱水、休克等 颅内压监测 * * * 是一项简便易行、反映病情缓解或恶化的可靠指标。 是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最早临床反映 感染、创伤、术后体温多有升高 极重度或临终患者体温反而下降 高热易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低温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 二、体温监测 感染性发热 继发性、医源性、二重性、肠源性等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 急性脉管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夹层动脉瘤、中暑、甲亢、术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肿瘤 监护室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呼吸道、手术切口、尿道 发热的原因 正常人体温:37±0.4℃ 一般波动不超过1℃,重症患者波动不规律 低热:37.4~38 ℃ 中度发热:38~39℃ 高热:39~40℃ 超高热:40℃以上 正常体温 测温方法 玻璃管型汞温度计 热敏电偶和热敏电阻 无线电遥控测温计 正常体温 口腔舌下温度 36.3~37.2℃,一般误差较大、影响因素多 腋下温度 36~37℃,放置位置是否正确 直肠温度 36.5~37.5℃,较接近中心温度,但变化慢 正常体温 中心温度 食管、鼻咽、膀胱 直肠、鼓膜、肺动脉导管 皮温 脚趾皮肤温度、前额温度 皮温与中心温度比较 反映末梢循环血流灌注情况,过低时提示外周微循环较差或存在低心排血等情况 正常体温 体温变化趋势比绝对数值重要 体温的热型在重症监护中意义有限 测温最准确的是 鼓膜、食管、膀胱 持续测温最佳的是 膀胱、大血管、直肠 间断测温最佳的是 肛温 体温的意义 作用 1、诊断呼吸功能的损害程度 2、指导呼吸治疗的实施、调整或撤离 三、呼吸功能监护 呼吸功能监护项目 呼吸频率 正常:12~20次/min 呼吸形态 胸式、腹式 临床观察 频率异常: 呼吸频率增快,超过24次/min时 称为气促,常见于高热、CO2聚集、缺氧、肺炎、脑桥疾患及恐惧时 呼吸频率降低,低于10次/min时 称为呼吸减慢,多见于吗啡、巴比妥类中毒、糖尿病昏迷、脑肿瘤等 临床观察 深度异常: 呼吸深度是根据潮气量高于或低于正常而定 深大呼吸:常见于糖尿病昏迷、尿毒症酸中毒 浅快呼吸:常见于呼吸肌麻痹、胸膜、胸壁疾患。剧烈运动后也会增加呼吸深度 临床观察 性质异常: 呼吸费力称呼吸困难。可见鼻翼煽动、口唇发绀,常见于呼吸道肿瘤、深昏迷或有液体存在于支气管内的病人 节律异常: 陈-施氏呼吸:也叫潮式呼吸,表明呼吸衰竭濒临死亡。常见于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药物过量、颅内压增高等。 临床观察 节律异常 间断呼吸:也称毕奥氏呼吸,此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较陈-施氏呼吸更为严重,多出现在呼吸停止前,常见于颅内病变或呼吸中枢衰竭的病人。 临床观察 意义: 早期定性、定位诊断;评估病因、病情、耐受力、疗效及预后;危重病人监护 项目 肺容量测定 通气功能测定 换气功能测定 肺功能监测 肺容量 潮气量(V)、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和肺总量(TLC) 肺实质损害的病变、支气管病变、胸腔病变,均可引起肺容量的减少;肺间质性病变可致TLC,VC,FRC,RV等减少;肺气肿等则TLC,RV,FRC等增高。 肺功能监测 肺通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V)、肺泡通气量(V)、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气速指数(AVI)、通气储量百分比(VR%)、用力呼气量(FEV) 阻塞性通气障碍——COPD、哮喘 限制性通气障碍——胸或胸膜病变、肺间质病变 混合性通气障碍 肺功能监测 换气功能 1、弥散功能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肺泡通气量比值 (DLCO/VA)、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血红蛋白的比值(DLCO/Hb) 2、血气分析 弥散功能障碍 见于肺切除或毁损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肺泡癌、肺栓塞、ARDS、严重贫血等 肺功能监测 肝脏作用 代谢、合成、解毒和排泄 肝功能监测的目的 评价肝功能;明确是否存在肝疾患;对肝功能状态作动态比较,观察病情变化;确定肝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四、肝功能监护 临床观察 神志 黄疸:巩膜、上颚、皮肤 腹水 出血(皮肤、黏膜、内脏) 其他:肝掌、蜘蛛痣等 肝功能监护 实验室指标 1、胆红素测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