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LBS 李宝顺 * 清楚表达思想和意见 --以简明加强效率 --运用5W2H --清楚、明白、具体、简单、正确 --善用声音与表情 --运用自己的特色 言语表达的要决: --多用正面词句 --语言表达要真诚 --说话时不要带不良的口头禅 --常用礼貌用语 --不要乱用[术语] --要用对方的话 3.表达的技巧 LBS 李宝顺 * 4.倾听的艺术: ※听话的禁忌 --自己讲完话后休息 --嗣机打断别人讲话 --找别人话中漏洞 --自以为是,中途打岔 --滔滔不绝,不留机会给别人 ※倾听时应 --全神贯注 --能听出话中话 --能鼓舞说者畅所欲言 --排除外界干扰 --控制情绪 ※听的层次 --我在:安排一个好的环境 --我在听:鼓励对方说话、保 持适当沉默、表示同感 --我在用心听:说出自己内心 感受、反映事实,表示了解 用心点 LBS 李宝顺 * 五、工作协调的要领 1.协调时的沟通要领: --用建言代替直言 --提问题代替批评 --让对方说出期望 --诉求共同的利益 --顾及别人的自主自尊 -- 2.工作协调的要领 --了解双方立场与优先级 --权衡双方优先级找出共同目标 --站在更高层次的立场 --充分发表意见及要求再行检讨评估 --针对双方要求加以分析、整合,创造双方认同的解决之道 --避免脱离现实 --预估可能反应 --要为结果共同负责 LBS 李宝顺 * 沟通与协调—小结 沟通—信息、意念、想法、理解、或情感的传递. 如何克服沟通上的障碍 把握表达的技巧 听人说话的三个层次: 协调时的沟通要领 LBS 李宝顺 * 第七章 掌握人性的管理 管理者对人应有的认识 掌握员工需求 有效激励的方式 启发员工正确的态度 LBS 李宝顺 * 一、管理者对人应有的认识 1.X、Y、Z .X 理论的假设 .一般人天性即厌恶工作,并尽可能的逃避 .人生来是自我中心的 .一般人没什么雄心,也不喜欢负起任何责任 .人天生就容易抗拒改变 .人基本上并不聪明 ,而且容易受骗 .Y 理论的假设 .人并非不喜欢工作,而是视工作带来的满足而定 .人有对所认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会发挥自我指引及控制的功能 .人会誓言完成目标,是因为在就后所带来的奖赏 .一般人愿意学习,并会有合适情况下接受责任,甚至追求责任 .运用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般人都具有并非只有少数人的专利 (MEGREGOR,1960) LBS 李宝顺 * .Z 理论的假设 .在一个人心智完整成长的环境中,Y理论将可发挥效用,不过也仅限于那些位于人性发展较高层次的族群 .在我们之中也有些人是无法承担责任的 .人不是十全十美, 但却可以改进 2.行为的产生 .行为特征 .行为是有原因的 .行为是目标导向的 .行为是受动机驱驶的 刺激 行篇 剌 激 需求 行篇 态度 LBS 李宝顺 * 二、掌握员工需求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 自我 实现 尊重 归属与 爱 安全 生理 LBS 李宝顺 * 2.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管理上的运用 需求层次 管理者具体行动措施[从管理者权限思考] 生理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爱与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 LBS 李宝顺 * 三、有效激励的方式 ※主管听取并公平处理员工的困难 ※充满希望的工作前途 ※对员工资格及晋升的重视 ※对建设性提案的重视与信赖 ※对工作过失的体谅 ※工作内容与薪资相对的增加 ※对工作成就的承认与赞赏 ※公平与适当的晋升 ※适度的工作量 ※不低于同行业的薪资 ※工作遭遇困难时能获得协助 ※适当的惩戒 ※组织愉快的气氛 ※休假计划 1.员工所期望的: LBS 李宝顺 * 养成赞美、鼓励、感谢、关怀他人的习惯. 善用三明治的责备法. 在日常以行动表现关心与尊重. 维系良好的组织气氛. 给予自主及创造的空间. 主动与员工沟通. 成果分享. 2.主管的具体做为 LBS 李宝顺 * 四.启发员工的正确态度 态度的特点: --态度不是与生具有,而是后天环境中习得的 --态度是针对某一对象或状况而产生的 --态度具有认知性的成分(想法、看法) 、行为性成分,及情感性成分 --态度形成后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不易改变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当事人的言行中去推察. --自己很难加以客观的观察 1.态度的性质 态度:指个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征信详细版纸质个人信用报告2024年12月必威体育精装版版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 备课组长培训会.pptx VIP
-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pptx
- 2024 年度民主生活会“四个对照”方面(存在问题、原因剖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ppt实用课件.pptx
- 律师事务所实习指导计划和实务训练情况说明.docx VIP
- 《数学物理方法》PPT课件(全).pptx
- 改色和着色玻璃的熔窑操作..ppt
- 英语听力教程2(第三版)张民伦课后习题答案.pdf
- 课件-3.7 《比较不同的土壤》(共29张).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