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工程法律法规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赵海玲 第10章 与建筑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了解节约能源法律制度的相关知识。 ?了解档案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 ?熟悉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知识。 ?熟悉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熟悉标准化法律制度。 【学习要点及目标】 10.1.1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目的 1. 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环境保护法是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环境保护法的目的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0.1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10.1.2 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 “三同时”制度 “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是指排污者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报登记其排放污染物的情况,提供防治污染的有关资料,以及在排放污染物有重大改变时的申报制度。 4. 排污许可证制度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排污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经审查批准,领取许可证方可排放污染物的制度。 5.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又称征收排污费制度,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缴纳费用的制度。 6. 限期治理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现已存在的危害环境的污染源,由法定机关做出决定,令其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达到规定要求的一整套措施。 7. 现场检查制度 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排污单位的排污和治理等情况,进入现场进行检查的环境监督管理制度。 8.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是指因发生污染事故致使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严重污染,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进行通报和报告的制度。 10.1.3 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1. 水污染的概念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 水污染防治措施的一般规定 (1)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2)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3)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高放射性和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 (4)向水体排放含热废水,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水体的水温符合水环境质量标准; (5)含病原体的污水应当经过消毒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后,方可排放; (6)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7)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铅、氰化物、黄磷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 (8)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9)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10)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11)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12)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 (13)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14)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10.1.4 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1. 大气污染的概念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并因此危害了人类的健康或污染环境的现象。 2. 大气污染的相关规定 《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大气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 10.1.5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1. 固体废物污染的概念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