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恶性疟病人脾脏 热带巨脾综合征 脾巨大伴肝肿大,贫血及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抗疟药治疗后脾可逐渐缩小。 疟疾引起肝脾肿大(尸检)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显示有荧光的裂殖体 1、氯喹 (chloroquine) 4 -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1)杀虫机理: 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和破坏血红蛋白酶。 (2)主要的副反应: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异常,可抑制心肌兴奋性和房室传导,故心脏病患者慎用。 2、奎 宁(quinine) 对各种疟原虫的红C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 特点:极少产生耐药性; 缺点:作用弱、效果差、毒性大; 主要用于耐药恶性疟,尤其严重脑型疟疾(静脉滴注,作用快、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金鸡纳反应、心肌抑制作用、急性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子宫兴奋作用。 3.青蒿素类衍生物 倍帮萜内酯类新型抗疟药,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常用于治疗抗性恶性疟。其作用迅速,但代谢也快,治疗后复燃率较高。主要有蒿甲醚,青蒿琥酯和双氢青蒿素。 (1)蒿甲醚(artemether)脂溶性,需肌肉注射 (2)青蒿琥酯(artesunate)水溶性,需静脉注射; (3)双氢青蒿素(cotecxin)口服型,吸收良好; 杀肝内期疟原虫的药物(目前只有伯氨喹) 伯氨喹(primaquine) 8—氨基喹啉类药物,是目前临床用于间日疟根治的唯一药物。 (1)杀虫机理:抑制线粒体氧化和消耗还原性辅酶Ⅱ而破坏红外期的糖代谢和氧化作用。 (2)主要副反应: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者,可致严重急性血管内溶血。 原因: 裂殖子 原虫代谢产物 红细胞碎片 残余和变性血红蛋白 产生内源性热原质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失去平衡,引起全身性反应 疟 原 虫 各 期 形 态 P.v P.m P.f P.o 疟色素 Patrick Manson 梅森 (1844~1922年) 裂殖子超微结构 (电镜图)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 裂殖子粘附红细胞表面 红细胞变形 侵入红细胞 封口 全过程约需10-15分钟 裂殖子侵入红细胞的过程 人体四种疟原虫红内期各期形态鉴别 环状体 大滋养体 未成熟裂殖体 成熟裂殖体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蚊胃上的卵囊 子孢子 疟疾热型与红内期发育的关系 恶性疟病人脑标本切片 地中海贫血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elliptocytosisHE)是一种红细胞膜缺陷溶血性贫血。本症特点是:周围血象中可见大量椭圆形成熟红细胞,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最严重者可因胎儿水肿死于宫内。 正常人血中也可见到少数椭圆形红细胞,一般不超过15%。本症此种红细胞均在25%以上 ; 疟原虫血涂片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疟原虫厚血膜涂片 主要诊断--外周血涂片检查 厚血膜涂片:原虫变形,且红细胞已溶,鉴别有困难,但原虫集中,易发现 薄血膜涂片:原虫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易漏检。 3 查DNA--PCR诊断 Lane S: molecular base pair standard (50-bp ladder).? Black arrows show the size of standard bands. Lane 1: P. vivax (size: 120 bp) Lane 2: the red arrow shows the P. malariae (size: 144 bp) Lane 3: P. falciparum (size: 205 bp) Lane 4: P. ovale (size: 800 bp) 脾肿大、硬化:脾切面颜色变深;大可达脐下;重量可达500至1000g 慢性患者脾纤维化,包膜增厚而变硬。 总结间日疟原虫生活史特点 蚊体内发育 人体内发育 肝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发育 (红细胞内期) 胃内发育 (配子生殖) 胃壁上发育 (孢子生殖) 子孢子 配子体 生 活 史 1.感染阶段:子孢子 2.感染途径与方式:蚊虫叮咬;输血或经胎盘。 3.致病阶段:红内期疟原虫 4.寄生部位:肝细胞、红细胞 5.媒介:雌性按蚊(为终宿主) 6.诊断阶段:红内期原虫 四种人疟原虫生活史主要不同点 疟原虫的营养代谢 红外期的营养来自肝细胞质,故不产生疟色素; 红内期营养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 蚊体内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成本管理的应用案例研究—以A公司为例》11000字.docx
- 人教版劳动教育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例1》课时教学设计.docx VIP
- 集成运放的基础知识.ppt VIP
- 人教PEP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pptx
- 《万里长城简介》课件.ppt VIP
- 新疆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图形化编程模拟题库试题含答案.docx
- 政协领导干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