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感]必威体育精装版2011修改版黄冈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初探
黄冈经济开发区统计局 洪应政
二OO七年十月八日
县域经济是黄冈经济的主体。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对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认真剖析,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症结,寻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一、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积极探索符合黄冈实际的、具有黄冈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稳步向小康迈进。
1、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2006 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GDP)达到391.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从分县市看超过全市县域平均增长水平的有团风、英山、浠水、武穴等县。全市县域GDP平均达到39.19亿元。超过全市县域GDP平均水平的有黄州、红安、麻城、浠水、蕲春、武穴、黄梅等县市区。
全市县域GDP总量与2002年相比,增长44.3%,五年平均递增9.6%;县域财政总收入由2002年的20.42亿元扩大到 29.22亿元,增长43.1%,五年平均增长9.37%;县域地方一般性预算收入由2002年的11.41亿元发展到 15.35 亿元,增长34.53%,五年平均增长7.7%。工商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提高。2006年县域工商税收达到5.49亿元,比2002年增长23.9%,占县域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为18.78%。工商税收大幅增长,为改善县级财政状况发挥重要作用。县域投资规模逐渐加大,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增强。2006年县域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62.94亿元,比2002年增长95.46%,年均增长18.24%。
2、园区经济蓬勃发展
近几年,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来投资势头强劲,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市四年共引进项目4148个,总投资达到724亿元,实际到资193亿元,外来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县域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2.94亿元,增长20%,有5个县(市、区)的增速超过30%。全年县域开工工业项目510个,比上年增加了21个,其中投资过千万的工业项目196个,实际完成投资55.83亿元;投资过1亿元的工业项目11个,实际完成投资22.31亿元。一批投资过亿元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形成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业园区经济已成为县域工业最重要的增长点。目前,全市10个县(市)初步建立了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园区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06年,全市10个县市已建开发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79亿元,增长41.3%。当年新开工项目303个,增长47.1%,外商投资额达到1.52亿美元。县市开发区全年实现经营收入241.22亿元,增长2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3.68亿元,增长29.9%,占全部县域的89.7%
3、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近几年以来,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我市已经逐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以及粮、棉、油、蔬菜、板栗、茶叶、中药材等八大农业产业系列。县域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37.64:27.28:35.07调整为30.1:32.26:36.77,非农产业的比重上升了 7.5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
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拉动作用日趋突出。2006年全市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 100.21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6.7%,比2002增长76.72%,五年年均增长15.3%,高出县域GDP增幅5.7个百分点。工业占县域经济的比重由2002年19.62%提升到2006年25.6%。县域规模工业企业578家,实现增加值48.7亿元、利税 9.43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24.52%和39.6%,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38%。县域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发展到27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7家。
4、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2006年我市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53亿元,比2002年增长50.73% ,各类商业网点星罗棋布、遍及城乡各地,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商品流通领域呈现勃勃生机。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981元,比2005年增长9.8%,比2002年增长45.43%。农民收入扭转了“九五”及“十五”初期低速增长的格局,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861元,比2005年增长8.22%,比2002年增长 34.26%。城区道路宽畅整洁,交通方便快捷,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