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转换层施工工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式转换层施工工法

板 式 转 换 层 施 工 工 法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多功能的综合性大厦应运而生,为了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要,提高建筑物的综合使用水平和利用率,减少土地等资源浪费,大幅度提高投资回报率,采用转换层进行结构转换,成了当今城市黄金地段建筑物优选的结构形式,其中板式转换层是结构转换形式之一。由通州市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承建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宏安大厦工程,其三层楼面为2.1m厚板式转换层,为确保该板式转换层施工质量,我们对板式转换层施工工序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了板式转换层施工工艺,经过工程实践,该工程板式转换层观感好,无裂纹,强度达到预期效果,内在施工质量达到规范及图纸要求。 1、特点 1.1 选用了安全可靠,合理经济的模板支撑体系。 1.2 通过模拟操作,确定钢筋的排放顺序,提高工效。 1.3 钢骨架施工走专业化道路,确保工程质量。 1.4 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水化热。 1.5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捣程序减小温差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1.6 采用合理的保温养护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 2、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于板式转换层的施工。 3 、工艺原理 3.1 聘请技术专家、公司及主管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筛定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经济,保质、便捷的钢管扣件式模板支撑体系。 3.2 通过计算机预先排放钢筋,确定钢筋排放顺序,并通过实物模拟技术,按比例缩小绑扎实物,控制施工进度。 3.3 利用成熟工艺和人才资源,进行钢骨架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 3.4通过掺加一定数量的外加剂,调低混凝土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来降低浇筑后产生的热量。 3.5分区分层浇筑混凝土,下层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散发掉部分热量。 3.6 为减少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转换层混凝土底模木方上铺塑料薄膜后再安装十一胶合板;转换层的侧模采用双层夹板,中间夹一层塑料薄膜,增加模板密封性能;转换层空洞脚手架四周用彩条布全封闭,减少空气对流,防止热量散失。 3.7 浇筑后表面覆盖塑料膜,加盖三层草包,中间夹一层塑料膜, 14h后开始向薄膜内砼表面浇水 ,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4 、工艺流程 4.1 工艺流程 优选方案→用制支撑体系设计→模板设计→支模 →钢构件制作→钢构件安装→钢筋绑→砼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泵送→测温探头布设→混凝土布料→混凝土振捣→泌水及表面处理→混凝土测温、养护 5、——钢牛腿钢牛腿的标高尺寸必须准确无误,它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 5.7.2 根据既定方案按编号顺序就位钢梁,临时固定,对称施焊、把钢梁与钢柱、钢梁与钢梁联结起来。 5.7.3 进入下道工序前要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质量进行“探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下荷施工。 5.8 电脑排放钢筋 5.8.1 根据结构图确定的钢筋用量、由于用量较大往往无法排放,请结构师利用电脑,按照钢筋实际规格、间距大小按比例排放、调子梁中钢筋排布。 5.8.2 确定钢筋绑扎顺序,辅放板底双向防裂钢筋网→铺放 板底双层双向钢筋→分层铺设暗梁下部纵向钢筋→搭钢管支架→分层挂吊、暗梁上部纵向钢筋→套箍筋→穿腰筋→绑扎、固定→暗梁就位→铺放板面双导双向钢筋→铺放板面防裂钢筋网→板底的钢筋保护层用φ28、φ32钢筋头代替跟随摆放。 5.8.3 钢筋施工的其他技术均采用常规做法。 5.9 组织验收钢筋绑扎完毕,先进行自检、项目部复检,同时整理好完备的软件资料、组织设计单位、质检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及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验收,通过后办理完相关手续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5.10 原材料的选择 5.10.1由于转换层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后期强度等级要求达C50。水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525#矿渣水泥,并要考虑水泥强度的后期发展,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同时对罐装水泥要存放一周以上,既能保证质量又能降低入机搅拌时的温度。 5.10.2 骨料:选用粒径5~30mm的小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 5.10.3 粉煤灰:采用I级灰,烧失量不大于5%。 5.10.4 外加剂:采用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研制生产的JM-III型高效增强剂。 5.1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5.11.1 根据往年大体积砼施工经验,结合规范要求,参照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历史资料,并请教材料力学方面的专家共同制定本转换层C40砼〈R28=40Mpa,R90=50Mpa〉的配合比,浇筑期间,派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商品混凝土厂家,严格监控原材料的质量,投料的品牌及数量。 5.11.2根据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试配,根据试验结果再确定。 5.11.3 坍落度的确定,商品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6±2,不允许随意变更,施工现场由专人检测,1次/2小时。 5.12 混凝土的拌制 5.12.1 加料顺序:可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