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零部件入场循环取货和同步配送的物流方案设计精品
基于零部件入场循环取货和同步配送的物流方案设计 Mr.Brain
前言
方案设计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汽车制造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一直以来,世界汽车制造业十分重视其物流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拓宽利润空间。在欧美,以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加入汽车供应链已成为主流,80%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己把汽车物流外包。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揭示了汽车物流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对于汽车制造企业米讲,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企业资源,对外通过业务外包选择物流合作伙伴实企业外环资源的借用,对内则集中精力抓好关键性业务,真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战略举措。在这种情况卜,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模式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并由第三方负责物流体系的设计和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配送等物流业务。在我们本次方案的研究主体——安吉汽车物流公司就是一家十分成功的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吉物流”或“公司”) 成立于 2000 年 8 月,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安吉物流是全球业务规模最大的汽车物流服务供应商,共有员工17,000人,拥有船务、铁路、公路等10家专业化的轿车运输公司以及50家仓库配送中心,仓库总面积超过440万平方米,年运输和吞吐量超过570万辆商品车,并且全部实现联网运营。公司以“服务产品技术化”的理念,从
第2页
基于零部件入场循环取货和同步配送的物流方案设计 Mr.Brain 事汽车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以及相关物流策划、物流技术咨询、规划、管理培训等服务。提供一体化、技术化、网络化、透明化、可靠的独特解决方案的物流供应链服务。
安吉物流作为一家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下属业务包括整车物流、零部件物流、口岸物流等三大业务板块,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比亚迪等几乎国内所有主机厂。2011年汽车物流量达574万辆,营业收入达132亿元,取得了业务量、收入、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国内同行第一的骄人业绩,在国际同行中也名列前茅。目前,安吉物流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汽车物流分会轮席理事长单位,5A级物流企业,“安吉”品牌荣获上海市服务类现代物流名牌称号。公司历年来多次获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等客户授予的最佳供应商等奖。
但作为一个在国内物流行业有代表性的企业,安吉物流在公司的快速发展中仍然遇到了国内物流企业遇到的一些普遍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安吉物流在很多问题上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法,也取得了实效,为物流企业运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并不断提出新的概念、方法与对策。作为本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方案的一支参赛队伍,通过我们对安吉物流案例的研读,真正走进安吉,深入剖析安吉的成功做法,同时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定性与定量的解决方案,以期对安吉有所裨益。
第3页
基于零部件入场循环取货和同步配送的物流方案设计 Mr.Brain 设计思路与重点
在本次物流方案设计中,我们主要着眼于“案例10 零部件售后物流配送同步策略”和“案例12 基于循环取货(Milk-run)方式的零部件配送”两个方面进行设计。
第4页
基于零部件入场循环取货和同步配送的物流方案设计 Mr.Brain
目录
前言 ............................................................................................................................... 2
方案设计背景......................................................................................................... 2
设计思路与重点..................................................................................................... 4
第一章整合背景及设计总则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