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硅谷之火—PC从梦想到现实
第
1 火 种
章
我认为全世界也许只有5台个人计算机的市场
—1943年IBM公司董事会主席托马斯·沃森
蒸汽动力时代的梦想
我希望蒸汽动力能够进行各种数学计算。
—19世纪发明家查尔斯·巴比杰
个人计算机是刚刚过去的2 0世纪7 0年代中期问世的,然而它
的起源却可以追溯到5 0年代的巨型电子“计算装置”,甚至早在
1 9世纪的小说中就提出了“会思考的”机器的说法。难道机器真
的能够在程序的控制下进行思考吗?对于一两个世纪前的知识分
子来说,这真是个大胆而令人惊叹的设想。
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非常关注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
化。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夏日,他们在瑞士谈论起人造生命和人造
思维的问题,他们想,能不能“人工制造人体的器官,将它们组
装在一起,并使之具备生命的活力。”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根
据他们谈话的思路,在她的著名小说《弗兰肯斯坦》中塑造了一
个人造生命的怪物,向蒸汽时代的读者展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寓
言故事。1 9世纪早期引来了一个机械化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是机
械动力的主要标志。正是在这个时候,蒸汽引擎首次装上了轮子,
到了1 8 2 5年,英国第一条国营铁路投入运营。当时的蒸汽动力与
后来的电能和原子能具备的神奇力量的性质是相同的。 1 8 3 3年,
英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和发明家查尔斯·巴比杰提出了一个大胆
下载
的设想,他要利用蒸汽动力来进行数学计算,后来他真的设计出
他声称能够进行计算甚至能够思考的机器,因此许多人将他视为
实际生活中的弗兰肯斯坦博士。虽然他的设计方案从未变成实际
的产品,但是巴比杰决不是个想入非非的空想家。在他于1 8 7 1年
去世之前,一直凭借他那最先进的逻辑思想和数学头脑,致力于
他所谓的“分析机”的研究。巴比杰试图用这种机器使人们从重
复性和烦琐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就像当时的新型机器使人们
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一样。
拜伦的女儿奥古斯坦·艾达是巴比杰的同事和赞助人,她本
人是位作家,又是个业余数学家,她经常撰文向受过高等教育的
人士和英国贵族中的科技赞助人介绍巴比杰的科学思想。她还编
写了许多能使巴比杰的分析机懂得如何解算数学问题的指令。由
• 于她从事的这些工作,许多人将艾达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位计算机
2 程序员。美国国防部根据她在提出计算机编程理论方面做出的重
• 大贡献,于20世纪80年代用她的名字命名了Ada编程语言。
由于公众害怕玛丽·雪莱在她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提到
的那种神奇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不测,因此艾达认为应该向小
说的读者说明巴比杰所说的分析机本身实际上并没有思维能力。
这种机器只能按照人的指令进行工作。尽管如此,分析机已经非
常接近现代意义上真正的计算机,而“按照人的指令进行工作”
则与我们今天所谓的计算机编程的概念十分相似。
巴比杰设计的分析机实际上是一台用钢和铜制成的闪闪发亮
的庞然大物,它工作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而且造价极其昂贵。
数字存储在由齿轮组成的寄存器中,数字的输入和移位是通过凸
轮和棘轮装置进行的。据说它最多能够存储 1 000个数字,每个
数字最多为5 0位。这种内部存储能力用今天的术语来说称为计算
机的内存容量。按照现代标准,分析机的运行速度实在太慢了,
•
下载 第1章 火 种
它每秒钟进行加法运算的次数还不到一次,不过它拥有的内存却
比2 0世纪4 0年代和5 0年代最早的实用计算机大,甚至比7 0年代初
最早的微型计算机的内存还要大。
虽然巴比杰为它的分析机设计了三个非常详细的不同方案,
但是他从来没有造出过这样的机器,也没有制造过比较简单然而
功能更强大的差分机。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认为他当时的机械
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珀金斯设计公司-UniversityofTexasatAustin.PDF
- 球墨铸铁曲轴超声波探伤.PDF
- 球场铺设材料介绍CourtCoatingMaterial.PDF
-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研究进展和现代微生物检测技术-试验室能力验证.PDF
- 球形扩散---论在时空里语言扩散的模式.PDF
- 球杆系统综合试验-YutaoTang.PDF
- 玲P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大纵深变化规律与找矿意义-地学前缘.PDF
- 球格阵列构装BGA制程与可靠度分析-德霖技术学院图书馆.PDF
- 理事会纪事2011.3广电设备与技术1-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PDF
- 理科硕士供应链管理全日制课程-NationalInstituteforTranspor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