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铁路与近代郑州城的兴起1901937-大阪大学法学部-Osaka
Osaka University
Forum on China
Discussion
Papers
in 铁路与近代郑州城市的兴起(1905-1937)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No.2009-1
刘 晖
大阪大学中国文化论坛 讨论文件No.2009-1
铁路与近代郑州城市的兴起(1905-1937)
2009 年 2 月 25 日
†
刘 晖
*
2008 5
24 2009 3
†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2006 级博士生(导师:江沛教授)、爱知大学大学院中国研究科博士后期课程
(liuhuide5051@ )
Ⅰ.问题的提出
从近代中国城市史的发展脉络来看,铁路枢纽型城市的崛起,构成了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类型。
近代中国的铁路虽然线路稀少,配置偏低,技术经营水平亦不高,但在社会生产还不发达的情况下,
其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以铁路为中心的近代交通体系的初步形成,为大规模长途
贩运、中外商品交流以及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可能,改变了中国过去陆路交通极不方便的状况,
铁路沿线区域成为近代中国继沿海沿江地区之外重要的经济成长区,以铁路枢纽型城市为经济及贸
易节点而展开的新的经济与贸易网络,成为改变近代中国经济与贸易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平
汉、陇海铁路的筑通,郑州遂成为一座新兴的铁路枢纽型城市。
图 1 平汉、陇海铁路河南段线路图
资料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扉页插图部分],在原图的基础上略有更改。图中纵向延伸的铁路是平汉
铁路(该铁路初称芦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1928 年后继称平汉铁路),豫北较短的铁路是平汉铁路的支线道清铁
路;横向贯穿河南省的铁路是陇海铁路,两路在郑州交汇,构成十字交通枢纽。
郑州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北临黄河,东、南接黄淮平原,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郑州在商代
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后几经盛衰,19 世纪末期沦落为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县城,“城区面积仅 2.23
平方公里,人口不过 2 万” [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 1997:3]。1905 年与 1909 年,平汉铁路
和汴洛铁路(陇海铁路的前身)相继筑成,郑州处于十字交叉点,即通过平汉铁路北可达北京,城
北 20 余公里通黄河水运,向南可抵汉口,连接长江水路;通过陇海铁路向西至观音堂(后至西安等
地),向东经徐州北上通济南、青岛、天津,南下达浦口、上海,由徐州继续东行即达海州大埔港1出
海,由海路南下到上海,北上至青岛,能够与诸多重要通商口岸直接联系,可谓是四通八达。作为
平汉、陇海这两条南北与东西铁路干线的结点,郑州居于中原近代交通运输网的核心位置(参见附
1 今属连云港市。1926 年 7 月,陇海铁路徐(州)海(州)段通车大埔,陇海铁路管理局遂建大埔港,港口位于临洪河河
口,后因临洪河淤积严重,终废弃不用,并于 1930 年代初另辟连云港,作为陇海铁路的终端海港。
1
图)。在铁路的联动作用下,郑州逐步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及工业品的转运中心,
河南省内及周边诸省的很多商品均以之为集散地。1920 年前后的调查结果显示,“郑州的发展,是
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即铁路开通以来,河南、陕西、甘肃、山西西南部的物资以此为自然的集散中
心地,客商频繁往来,遂形成今日的隆盛局面” [青島守備軍民政部鉄道部:7]。优越的交通区位
条件,给封闭、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