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题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
油漆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针孔:
1、问题现象:在漆膜表面出现的一种凹陷透底的针尖细孔现象。这种针尖状小孔就像针刺小孔,孔径在100
微米左右。
2 、问题原因:
(1)板材表面处理不好,多木毛、木刺,填充困难;
(2 )底层未完全干透,就施工第二遍。
(3 )配好的油漆没有静置一段时间,油漆粘度高,气泡没有消除。
(4 )一次性施工过厚。
(5 )固化剂、稀释剂配套错误;
(6 )固化剂加入量过多。
(7 )环境温度湿度高;
(8 )木材含水率高。
3、解决对策:
(1)板材白坯要打磨平整,然后用底得宝封闭;
(2 )多次施工时,重涂时间要间隔充分,待下层充分干燥后再施工第二遍;
(3 )配好的油漆要静置一段时间,让气泡完全消除后再施工;
(4 )油漆的粘度要适合,不要太稠;
(5 )一次性施工不要太厚,做到薄刷多遍,一般单层厚度不要超过20 μm 。
(6 )使用指定的固化剂和稀释剂,按指定的配比施工。
(7 )不要在温度和湿度高的时候施工。
(8 )施工前木材要干燥至一定含水率,一般为10-12%。
二、起泡:
1、问题现象:漆膜干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突起圆形泡,也叫鼓泡。起泡产生于被涂表面与漆膜之间,或两层
漆膜之间。
2 、问题原因
(1)基材处理不合要求,如木材含水率较高,或未将松脂、木材本身含有的芳香油清除掉,当其自然挥发
时导致起泡。
(2 )油性或水性腻子未完全干燥或底层涂料未干时就涂饰面层涂料。
(3 )木材的接合处及孔眼没有填实,有空隙口孔眼等。
(4 )油漆粘度过高。
(5 )油漆配比不恰当。
(6 )刷涂时来回拖动刷子,产生的气泡没有消除。
(7 )底材表面附有油污、灰尘、水泡等,这些不洁物周围沾有水份。
(8 )压缩机、空气管中有水份,或者有水份溅到施工表面上。
(9 )大部分与针孔原因一样。
3、对策
(1)木材应干燥至合适的含水率,除去木材中芳香油或松脂。
(2 )应在腻子、底层涂料充分干燥后,再刷面层涂料。
(3 )应将木材接合处的空隙和木材孔眼用腻子填实,并打磨平整后再刷涂油漆。
(4 )最好用干净的碎布清理基材表面的杂物,不要用手触摸,清理干净后的被涂表面,即可上涂料。
(5 )油漆的施工粘度要合适。
(6 )刷涂时不要来回拖动,先横理,后竖理,最后顺木纹方向理直。
(7 )定期排出压缩机中水份,加装油水分离器。
(8 )参考针孔的对策。
(9 )对气泡轻微的,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对气泡严重的,先挑破气泡,用砂
纸仔细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然后再一层一层地按涂装工艺修补。
三、发白
1、现象:涂膜含有水份或其它液体,涂膜颜色比原来较淡白,涂膜呈现白雾状。
2 、原因:
(1)板材含水率过高,日久水份挥发积留于漆膜中导致发白;
(2 )环境湿度过高;
(3 )施工表面、容器、油漆中混有水分;
(4 )稀释剂挥发太快;
(5 )底层漆膜中含有的水分没有清除干净;
(6 )对于黑胡桃木等深色板材使用透明性较差的油漆,因为透明性问题发白;
(7 )油漆施工过厚;
(8 )固化剂配套错误,与油漆不相容而发白;
3、对策:
(1)板材施工前要经过干燥处理,控制板材含水率在12%以下;
(2 )对于深色板材要选用透明性较好的油漆施工;
(3 )油漆施工不要一次性厚涂;
(4 )不要在湿度高时施工,如必须可加入适当慢干水;
(5 )施工表面要清洁干净,不要沾上水分;
(6 )涂料、容器中不要混入水分;
(7 )使用指定的稀释剂和固化剂;
(8 )底层涂膜的水要晾干,特别是用水磨时。
四、咬底:
1、现象:咬底,是指上层涂料中的溶剂把底层漆膜软化、溶胀,导致底层漆膜的附着力变差,而引发的起
皮、揭底现象。
2 、原因
(1)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
(2 )刷涂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刷涂次数过多则产生咬底现象。
(3 )对于油脂性漆膜以及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之前,一旦与强溶剂相
遇,底漆漆膜就会被侵蚀。如底漆用酚醛漆,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的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
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4 )前一道涂层固化剂用量不够,交联不充分;
(5 )前后两遍涂层不配套。
3、对策
(1)应待底层涂料完全干透后,再刷涂面层涂料。
(2 )刷涂溶剂性的涂料时,要技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刷涂。
(3 )底层涂料和面层涂料应配套使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