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雷达影像应用於紧急灾害规模评价之初探一-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PDF

雷达影像应用於紧急灾害规模评价之初探一-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达影像应用於紧急灾害规模评价之初探一-国家灾害防救科技中心

雷達影像應用於緊急災害規模評估之初探 1 1 1 張子瑩 、葉家承 、蘇文瑞 1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訊 組 一、 前言 當災害發生,又遭逢天候惡劣、道路阻斷, 此時如能有效運用衛 星、航拍 等遙測技術,不但能及時提供全面的災情資訊予決策單位參 考,也有助於執行緊急應變措施,防止災害擴大與評估災後復建方 案。從莫拉克風災後,國內防救災單位即開始商討在緊急應變時,整 合各單位的空間資源,包括國內的福衛二號衛星影像、法國史波特衛 星、航拍與各單位的無人載具系統,以利快速蒐集災害情資。今年 (101 年國家太空中心與) ASTRIUM合作,運用德國 TerraSAR-X衛星訂 定緊急災害拍攝合作 ,嘗試啟動雷達影像於緊急拍 攝之機制,希望補 足光學影像於颱洪災害時 ,因天候狀況影響災情蒐整的空窗期(Long and Trong, 2001) ,逐步完成全天候的拍攝願景,以提升台灣災害空間 情報任務之能量。 二、 雷達影像簡介 雷達,英文為 RADAR ,是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 1 20 12/ 11第, 088 期 其含意可知,雷達是用無線電波偵測物體並決定其距離與位置角度。 雷達的操作主要是傳遞特定方向一脈衝波或微波能量( ) ,並記錄系統 特定視角內,訊號的回波或反射的強度。而雷達系統取決於所放置的 位置,是在地面或是飛機上或是在衛星上,因此並非所有雷達 系統皆 會 成像。 無線電波有別於人類肉眼可見光,波長範圍介於 1 公釐至 1 公 尺,波長幾乎為可見光波長的 2,500,000倍。由於波長較長,可以穿 透大氣,不易受雲、雨、霧、霾、雪等影響。又因為波長對於地表物 的反應特性與可見光不同,因此利用雷達所 “看 ”到的環境,將有別 於可見光所 “看 ”到或認知的經驗(Campbell and Wynne, 2011) 。 雷達波的天線長度越長,對地表物的分辨能力就越高,然而衛星 天線有所限制,因此 1978 年後有合成孔徑雷達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的概念提出 ,合成孔徑雷達簡稱( SAR是) 利用數個實體的小天 線組合,再透過修改資料的記錄與成像過程技術,合成為一個非常大 天線所能成像的結果,使得在很遠的距離也能操作很窄地有效天線波 束寬,因此在太空中也 無需使用到巨 大的實體天線或是較短波長就能 取得分辨率較高的影像(Lillesand et al., 2008) 。 三、 國外使用雷達影像輔助災害管裡案例 雷達波長與主動發射脈衝波之特性,於雲雨覆蓋的情況下,可用 2 20 12/ 11第, 088 期 於紀錄天氣不佳時的環境歷程解決天候及夜間造成對環境監測的限, 制 。1991 年起,各國已大量利用合成孔徑雷達的技術,發展不同波 段的雷達衛星 系統,如歐洲太空總署發射 ERS-1 、ERS-2 、ENVISAT , 日本發射 JERS-1、ALOS ,美國發射SIR-C ,加拿大發射RADARSAT 、 RADARSAT-2 ,德國發射TerraSAR-X 、TanDEM-X ,及義大利的 COSMO-SkyMed 等進行不同特性的環境監測。 在利用雷達影像輔以 災害管理的應用上,以SAR影像用於監測 天候不佳的洪水歷程,為最廣泛的應用之一。圖一就為典型利用 SAR 影像的前後期變遷偵測,用 以製作洪水氾濫圖的案例。SAR影像進 行淹水區的判釋,最常使用的方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