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互动学习研究以外国史地中欧洲文化文明的课程为例
高互動學習研究 :
以外國史地中歐洲文化文明的課程為例
鄧文龍
文藻外語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E化與網路化
教學
無限時間、無限
空間、無限學習
因材施教
學習效果的提升
自我學習能力
的建立
教學設備運用 近側發展區理
提升教學效果 論、鷹架理論等
方法論的利用
一、 源起 :
由於本校五專部主要為英、法、德、西、日等語文科系,除了主修語言外,同時還
須副修第二外語 ,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了解外國的文化與文明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外
國史地課程列為本校五專部三年級的必修課程,而研究者冀望達到主要的教學目標有下
列五項 :
1. 希望透過史地的整合 ,探討世界各國民族性、文化、政治、經貿等各方面之發
展與地理的關係。
2. 建立學生將來從事外交 、政治、經貿等方面的工作與高深研究的基礎。
3.“看看別人 ,想想自己”以收他山之石以攻錯之效 。
4. 藉史地知識 ,培養世界觀,能高瞻遠矚的了解世界未來之趨勢,以拓展個人與
國家的前途。
5. 開闊視野 ,培養寬廣的心胸,進而了解世界、關愛世界。
而為了確實的達到上項的目標 ,利用此次的研究計畫來落實。此研究計畫將透過四
個方法 :近側發展區理論、鷹架理論、問卷調查法、討論法,以了解學生的需求,再藉
由多元之觀點,除了傳統的講授法外,也採取因材施教的方式,此部分的基礎是研究者
藉由上學期之觀察 ,再輔之於問卷調查,區分學生學習態度為主動、被動還是超主動的
類型 ,從中決定學生之學習教材呈現方式。因此本課程藉由多元教材呈現除了自編教材
外,另外利用E 化與網路化教學等相關的輔助教材 ,如利用史學、電影、藝術、文學等
多樣化教材 ,配合教學設備運用 ,引入多元觀點以激發學生之哲學思考、藝術涵養、文
學欣賞 ,從中幫助學生性向與之思考與選擇!增進學生理解能力,也提升學習效果,同
時將研究成果可以分享給校內的老師參考。
關鍵字:近側發展區間(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簡稱 ZPD )、回饋環線 、
鷹架理論(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或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問卷調查法、討論法、因
材施教 、理解能力、、學習效果 、網路教學。
、、
二、研究計畫內容
(一) 背景 、目的、重要性
1. 背景 、目的:
近年來大學院校均強調教育改革 ,到底其重點如何 ?身為教師,研究者個人比較重
視教學方法的改進 ,甚至可以說教學方法的改進是教育改革中的關鍵部分。研究者任教
文藻十 年 ,擔任外國史地與文化文明也是十 年 ,常想何種教學法是對學生是最好且
有幫助。每年學生來來去去 ,多年之後畢業學生回校均認為此課程對他們往後求學與工
作助益甚多。畢業校友對於此課程的認同與肯定加強研究者對此課程投入更多的精力 ,
收集更多的資料 ,也規劃了學習網站 (homework.wtuc.edu.tw )。然而近年來新世代的出
現,他們對於知識的追求似乎不如以往的學生主動 ,因此如何提升他們學習興趣與意
願 ,透過教學設備運用與成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盛CSR系列压缩机技术手册-2015版.pdf VIP
- 现代通信网第5章-5电话通信网1105.ppt VIP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进展.ppt
- 中秀3000资料.pdf
- 证券从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教材.pdf
- 现代通信网基础.ppt VIP
- 2017年山东东营中考历史试卷.docx
- 高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pdf
- 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12.21 三角形全等几何模型-一线三等角模型(巩固篇)(专项练习)-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docx VIP
- 江西欣和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年产5万吨精制甘油(生物碳源)、年产1万吨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2万吨过硼酸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