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樊山政书看晚清教育的变迁pdf1955Kb-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从樊山政书看晚清教育的变迁pdf1955Kb-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樊山政书看晚清教育的变迁pdf1955Kb-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2009 年第1期 教育 考试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教育史研究 从《樊山政书》看晚清教育的变迁* 王日根 摘 要:《樊山政书》是樊增祥(1 846——— 1 931)担任知县直至布政使期间的为政记录,其中涉 及教育方面的内容甚多,包括教育经费的筹措途径、教育行业的管理与人才的选拔、“存古”与趋新 并重思想等方面,体现了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时的积极有为,亦为我们理性、 科学地对待社会变迁中的新旧思潮,有效地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借鉴。 关键词:樊山政书;樊增祥;晚清教育 [3]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进一步 可解矣。”他希望将供支各镇料豆钱中挤出部分, 加强,教育领域“守旧”与“趋新”观点纷呈,樊增祥作 津贴各镇新设之蒙小学堂。这样“一转移间,化私为 为临民之官,在为政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并通 公,民所出者较少,官所损者无多,而学堂所恃以立 过《樊山政书》阐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者则久而远。民受其惠,官享其名,士得其实,是一举 而三善备矣。”樊增祥寻找着在不增加百姓正常负担 一、教育经费的筹措 之外为学堂建设开辟财源的办法,其用心之良苦,不 晚清兴起了由书院改学堂的风潮。这是由上而 难觉察。 下推动的,但上面并没有给予基层创办经费,往往需 学堂的经费来源在具体实践中往往是多种多样 要由筹款来实现,因此各地的情况相差是很大的。 的。《批葭州赵牧思诚详》中说到一刁徒魏占阙本身 筹款的办法经常有:将过去书院的经费挪来使 没有尺寸之地,平空讹赖白云山道人。因此一讹,而 用;将武试的公款挪来使用;将过去文乡会试宾兴公 道人十六垧香火地平分一半与学堂为业。[4] 事实上这 车费挪移而来;将骡柜抽收银两挪移而来。樊增祥 是学堂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方面。《批凤翔府县会 认为这样做可以“化私为公,化无用为有用”。要严 禀》中说到县官曾向种烟户收取烟税,以拨充学费。[5] 格执行这一任务,必须坚持廉平仁断,必须禁止奸侩 他提倡捐廉办学,《批华州褚牧禀》对捐廉拨充小学 [1] 刁绅敢于扰阻。 堂经费,给予支持。[6] 樊增祥对兴办教育很为留心。对于那些致意于 当他发现砖坪厅有捐于养济院的一笔钱财二十 此的官员给予很高评价,而对于那些懈怠于此的官 余年无人过问时,建议“其现缴之钱,一律拨充学堂 员则痛加批评。如长武县李令只是“一味禀讦前任, [7] 经费”。 樊增祥一心想着教育事业,因此,在有可能 而自己如何筹款兴学毫不提及,但请留旧山长,辞新 的情况下即为教育筹集款项。 [2] 教习,以节经费而已。” 樊增祥鼓励各地将丰年所得用于兴学。他说: 樊增祥认为:“若以陋规移作学堂经费,则妙不 “得息兴学大利也,铁路有成大利也,两俱有益,事在 作者简介:王日根,男,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明清教育史研究(厦门361005)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7 年教育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