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性能与使用技术 第8章
第8章 汽车通过性 思考:你见到汽车在哪些路面上出现不能正常行驶现象? 第一节 汽车通过性的评价指标 一、定义 汽车在一定载荷下,能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松软地、砂地、雪地、坎坷路面)和克服各种障碍的能力(陡坡、侧坡、台阶、壕沟)。 汽车通过性分为几何通过性和牵引支承通过性。几何通过性是表征车辆通过坎坷不平路段和障碍(如陡坡、侧坡、台阶、壕沟等)的能力;牵引支承通过性是指车辆能顺利通过松软土壤、沙漠、雪地、冰面、沼泽等地面的能力。 二、几何通过性(几何尺寸参数) 1.最小离地间隙 汽车除车轮外,最低点与路面距离 2.接近角与离去角 车身前最低点向前轮引切线,切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为接近角(触头失效) 车身后部最突出点向后轮引切线,切线与地面的夹角为离去角(托尾失效) 3.纵向通过角 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最小锐角 (顶起失效) 4.最小转弯半径/直径 表征汽车通过狭窄弯道和绕过障碍的能力。 6.车轮半径 克服垂直障碍物和越过壕沟的能力。 三、牵引支承通过性 1.附着质量和附着质量系数 附着质量:汽车驱动轴载质量 附着质量系数:附着质量与总质量之比 2.车轮接地比压 车轮接地比压是指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行驶的车轮阻力系数和附着系数都与车轮接地比压直接有关。 车轮接地比压小,轮辙深度小,车轮的行驶阻力和车轮沉陷失效的概率就小。 同样,当汽车行驶在粘性土壤和松软雪地上时,降低车轮接地比压可使得车轮接地面积增加,提高地面承受的剪切力,附着系数增大。 第二节 提高汽车通过性的主要措施 1.汽车的最大单位驱动力 越野行驶→行驶阻力大→单位驱动力大 a.提高发动机扭矩 b.提高传动比 c.限制载质量 2.行驶速度 行驶车速低↓土壤剪切和车轮滑转的可能性↓通过性↑ 3.汽车车轮 a.轮胎直径↑(接触面积↑单位压力↓车辙↓)f↓ b.轮胎宽度↑f ↓ ↑ 例如拱型轮胎接地面积↑1.5~3倍。 c.轮胎花纹 越野汽车轮胎具有宽而深的花纹,具有较好的附着性能。 d.轮胎气压 p↓接地面积↑接地比压↓f↓ ↑ e.轮距:相等,车辙重合,f↓ f.前后轮压:前轮单位压力<后轮单位压力,f↓ g.驱动车轮数目:数目↑,m附着↑ h.车轮半径:r↑ 越过垂直障碍和壕沟能力↑ 4.液力传动 当汽车装有液力变矩器或液力偶合器时,能提高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使汽车可以长时间稳定地以低速(0.5~1.5km/h)行驶,从而可减小滚动阻力和提高附着力,改善汽车通过性。 5.差速器 当有差速作用时: 6.悬架 独立悬架,附着性能↑,离地间隙↑。 在异常坎坷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常会因非独立悬架的结构引起某驱动车轮的垂直载荷大幅度减小,乃至离开地面而悬空的现象,使驱动车轮失去与地面的附着而影响通过性。独立悬架和平衡式悬架允许车轮与车架间有较大的相对位移,使驱动车轮与地面经常保持接触,以保证有较好的附着性能。同时独立悬架可显著地提高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7.拖挂(半挂车、全挂车) 动力因数下降 附着质量系数(牵引系数)下降 8.驱动防滑系统(ASR) ASR系统保持驱动轮处于最佳滑转范围内的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调节发动机输出转矩,制动驱动轮以及锁止差速器。 这些控制方式的目的都是调节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 另外,在驱动轮滑转时,ASR系统自动向驾驶员发出警报(报警灯),提示不要猛踏加速踏板,注意转向盘操作。 9.驾驶技术(是关键) 慢行可给自己留出更多的时间判断,从而作出正确的操作 1)在通过沙地、泥泞、雪地等松软地面时,应该用低速档,以保证车辆有较大的驱动力和较低的行驶速度。在行驶中应避免换挡和加速,并保持直线行驶。 2)当汽车传动系装有差速锁时,驾驶员应该在估计有可能使车轮滑转的路段前就将差速器锁住。 3)此外,为了提高越野汽车的涉水能力,应注意发动机的防水。 思考题 简答题: 1.汽车通过性的概念 2.汽车几何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其对通过性的影响 3.汽车牵引支承通过性的评价指标及其对通过性的影响 4.提高汽车通过性的使用措施 5.汽车不同的驱动方式对汽车通过性的影响 * * 主讲教师:刁立福 ?通过性取决于地面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及汽车的结构参数和几何参数。 转向盘转至极限位置 5.转弯通道圆 当无差速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