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校? 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 主讲人: 主要内容 1.中国社会转型的涵义与特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4.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点 一、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 1.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2.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 4.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 5.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型。 6.从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转型。 当前中国社会领域的突出表现 1、社会分化加速:分化迅速如农民、工人、城市内部的分化;分化广泛,涉及个体、群体、组织、区域等。 2、社会流动加快:所有制结构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职业结构之间;人口流动等。 3、社会冲突加剧:结构性冲突;观念性冲突;利益性冲突;规范性冲突; 4、社会整合下降:传统的社会整合力下降如家庭、社区;国家行政整合能力下降;新的社会整合机制不全。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历史背景: 古籍:孔子说过“和为贵” ;墨子提出了“兼相爱” ——“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左传·襄》 当代 ——1978年终止“阶级斗争为纲”,逐渐告别“斗争哲学” ——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计划”扩充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80年代,提出“稳定压倒一切” ——2002年,号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含“社会更加和谐” ——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统筹” ——2004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十六大初次提出社会和谐思想,到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论述社会协调发展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最终形成社会和谐论,这是我党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再一次质的飞跃,是指导我国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理论背景: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庭顿的现代化理论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起飞时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恰是进入社会结构错动、社会问题增多、社会秩序失范、社会风险易发的时期。我国社会转型目前正面临着这样关键的临界点,即进入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时期,也就是社会失调时期,其急需在理论上加以突破和解答。 自我国改革开放起,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就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的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四个现代化”到“科学发展观”,从“小康社会”到“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其不仅是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是理论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建设从理想构架逐步走向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 现实背景:当前中国发展的十大阶段性特征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 2、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 4、科技事业不断发展,但许多重要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仍大量依靠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5、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不平衡的小康; 6、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缩小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7、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国际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但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但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 9、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但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10、社会总体上安定团结,但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各类犯罪活动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依然严重存在,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可低估。 影响社会和谐的三大问题 一是政治风险源的腐败现象,导致政治上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认同度降低,导致核心的价值理念受影响,易产生政治和精神的危机。 二是经济风险源的失业现象,导致普通劳动者、弱势群体层面的社会成员利益受损,易产生经济、社会、政治的危机。 三是社会风险源的贫富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产生相对剥夺感,易产生心理和社会的危机。 因此,“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双重意义。从现实意义上,这是对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积极回应与对策;从长远意义上,一个理想社会的主要特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