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金属热处理及表面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电磁感应和集肤效应→钢件表层产生涡流→热效应加热→喷水冷却→马氏体层→+低温回火 δ=(500~600)/f 1/2 1) 高频感应加热:80-1000kHz,用于淬硬层浅的小型件,0.5-2.0mm; 2) 中频感应加热:2500-8 000Hz,尺寸较大的轴类,3-6mm; 3) 工频感应加热: 50Hz,大尺寸零件,10-15mm。 (2)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利用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将工件表层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喷水冷却→3-6mm淬硬层 设备简单,但易过热,淬火效果差。可用于大型中碳钢、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铸铁的表面淬火,如机床导轨。 2.化学热处理 改变表面成分→组织和性能改变 作用: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耐热、耐蚀等。 种类: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例如气体渗碳: 低碳钢放入渗碳炉中,通入气体渗碳剂,加热到900-950 ℃ ,保温,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1) 活性碳原子产生 2) 活性原子的吸收 3) 活性原子的扩散 时间越长,渗碳层愈厚(0.5-2mm) 3. 形变热处理 塑性变形+热处理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 (1)高温形变热处理: 加热AC3以上→奥氏体→变形→淬火+回火 适于一般碳钢、低合金钢结构件、加工量小的锻件、轧材; (2)低温形变热处理: 加热到奥氏体→冷却→A1以下,Ms以上,过冷奥氏体→塑性变形→淬火+回火→提高强度、 疲劳极限 适于弹簧钢、轴承钢、工具钢 3.4 非金属材料的热处理 一、玻璃的热处理 玻璃的退火: 降低热应力 玻璃的晶化退火: 非晶态玻璃→微晶玻璃(玻璃陶瓷)→断裂韧度 玻璃的淬火: 加热到tg以上急冷→钢化玻璃→强度 时间 温度 加热 均热 慢冷 急冷 玻璃退火工艺曲线 二、陶瓷的热处理 陶瓷材料的退火:去除应力、消除加工缺陷、改变晶界相 晶粒变化→相间应力降低,微裂纹弥合; 长时间退火→晶界玻璃相晶化→改善组织结构; 如氧化锆增韧莫来石(ZTM) 陶瓷材料化学热处理 如氧化锆表面渗碳或渗氮→室温下四方氧化锆含量 →应力诱发相变(t-m)→增韧 力性 3.5 表面工程技术 表面工程: 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工程技术复合处理,改变材料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和组织状态,以获得所需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 表面技术: 包括表面改性、薄膜技术、涂层技术等。 表面工程技术:成套技术组合。 主要作用:提高构件的耐蚀性、耐磨性以及获得电、磁、光等功能性表面层。 一、表面工程技术分类 表面涂镀技术:液态涂料或镀料原子→材料表面→有别于基体的涂(镀)层 包括:有机涂装、热浸涂、热喷涂、电镀、化学镀、气相沉积 表面扩渗技术:原子渗入(离子注入) →改变表层成分、性能 包括:化学热处理、阳极氧化、表面合金化、离子注入等 表面处理技术:加热或机械处理→表层成分不变,结构性能变化 包括:表面淬火、激光重熔、喷丸等。 按学科特点分: 一、表面涂镀 热喷涂 工艺:热源→喷涂材料熔融→高速气流雾化→喷射→喷涂层(0.5-5mm)→加热重熔→冶金结合 特点:1)基体和喷涂材料可为各种工程材料; 2)工艺灵活,生产率高; 3)喷涂层厚度可调,工件受热程度可调; 4)表面层具有特殊的性能。 (1)热喷涂工艺原理 喷涂层:层状组织结构,内有孔隙、氧化物和夹杂等缺陷,涂层的性能具有方向性。 措施:可通过采用高温热源、高速喷涂、保护气氛、重熔处理等减少缺陷,改善涂层结构和性能。 热喷涂分类:喷涂,基体不熔化,机械结合; 喷熔,涂层与基体互熔,冶金结合。 热源: 气体火焰、电弧、等离子、爆炸、激光、电子束等。 热喷涂母材不熔化或极少熔化。 (2)热喷涂材料 形态:线材、棒材、粉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