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风味物质.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风味物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味感及味感物质 第三节 嗅觉及嗅感物质 第四节 各类食品的香气 第五节 香气形成途径及控制; 狭义上的食品风味:食品的香气、滋味和入口后获得的香味。(味觉和嗅觉) 广义上的食品风味(flavor):是指摄入口腔的食物使人的感觉器官,包括味觉、嗅觉、痛觉、触觉、视觉和听觉等所产生的综合印象。 由于食品风味是一种主观感觉,所以对风味的理解和评价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个人、地区或民族的特殊倾向性和习惯性。;食物产生的感官反应及分类:;食品风味分类;风味物质的特点;第二节 味感及味感物质;不同地域的人对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日本:酸、甜、苦、辣、咸 欧美:酸、甜、苦、辣、咸、金属味 印度:酸、甜、苦、辣、咸、涩味、淡味、不正常味 中国:酸、甜、苦、辣、咸、鲜、涩 从生理角度分,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辣味和涩味;二. 呈滋味的物质的特点 多为不挥发物, 能溶于水, 阈值比呈气味物高得多。 ;三. 味觉生理学;味觉产生的神经过程;舌头不部位对不同味觉的敏感度不一样;人对不同味觉的感觉速度不一样;味的阈值;四. 影响味觉的因素;1、呈味物质的结构;2.温度 在10-40℃之间较敏感,在30℃时最敏感。 对于热食食品以60~65℃最适宜,对于冷食食品则10℃较好。 ;3.浓度和溶解度 浓度对味感的影响差别很大 只有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才能刺激味觉神经,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 易溶解的物质呈味快,味感消失也快; 慢溶解的物质呈味慢,但味觉持续时间长。 4.年龄与生理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味觉功能逐渐降低。一般人味蕾在45岁达到高峰,之后对味的敏感性明显下降; 各种疾病和身体不适均可使味觉减退或味觉失调。;5.呈味物质的相互作用 ;味的相乘作用 指两种具有相同味感的物质进入口腔时,其味觉强度超过两者单独使用的味觉强度之和,又称为味的协同效应。 甘草铵本身的甜度是蔗糖的50倍,但与蔗糖共同使用时末期甜度可达到蔗糖的100倍。 味精与核苷酸(I+G)。 ;味的对比作用 两种以上适当浓度的呈味物质混合时,会使其中一种单独的味觉更加突出的现象。 如在10%的蔗糖中添加0.15%氯化钠,会使蔗糖的甜味更加突出, 在醋中添加一定量的氯化钠可以使酸味更加突出, 在味精中添加氯化钠会使鲜味更加突出。 ;味的消杀作用 两种以上呈味物质以适当浓度混合时,会使其中任何一种单独的味觉都减弱的现象,又称为味的拮抗作用。 如蔗糖与硫酸奎宁之间的相互作用。 ;味的变调作用 指两种呈味物质相互影响而导致其味感发生改变的现象。 刚吃过苦味的东西,喝一口水就觉得水是甜的。 刷过牙后吃酸的东西就有苦味产生。 ;味的疲劳(或适应)作用 当长期受到某中呈味物质的刺激后,就感觉刺激量或刺激强度减小的现象。 连续的吃糖。 ;甜味与甜味物质 Sweet taste and sweet substance;夏伦贝格尔(Shallenberger)的 AH/B理论;三点接触学说(AH-B-X) 甜味分子的亲脂部分通常称为X (-CH2-, -CH3, -C6H5)可被味觉感受器类似的亲脂部位所吸引,其立体结构的全部活性单位(AH、B和X)都适合与感受器分子上的三角形结构结合。 X位置是强甜味物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但是对糖的甜味作用是有限的。 ;?-D-吡喃果糖甜味单元中AH/B和X之间的关系 ;甜味剂的相对甜度 甜味剂 乳糖 麦芽糖 葡萄糖 半乳糖 甘露糖醇 甘油 蔗糖 果糖 相对甜度 0.27 0.5 0.5~0.7 0.6 0.7 0.8 1 1.1~1.5 甜味剂 甘草酸苷 天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 糖精 新橙皮苷二氢查耳酮 相对甜度 50 100~200 500~700 1000~1500 ;2. 影响因素 (1)结构 A. 聚合度: 聚合度大则甜度降低; B. 异构体:葡萄糖:? ?, 果糖:? ?; C. 环结构: ?-D-吡喃果糖 ?-D- 呋喃果糖; D. 糖苷键: 麦芽糖( ?-1,4苷键)有甜味,龙胆二糖(?-1,6苷键)苦味。;(2)温度 果糖随温度升高,甜度降低。(异构化) (3)结晶颗粒大小 小颗粒易溶解,味感甜。 (4)不同糖之间的增甜效应 5%葡萄糖+10%蔗糖=15%蔗糖。 (5)其它呈味物的影响 ;三. 甜味剂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