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博物馆 历代钱币讲解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博物馆 历代钱币讲解词

历代钱币展览引言 货币,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枚硬币,一张纸钞,能折射时代的枯荣,或诉说贫富的悲欢,反映不同时代的工艺技术及文化特色。中国古代货币始于天然贝币,其后出现各式金属铸币。自秦统一货币,钱币式样由多元争荣,到方孔圆钱一统天下,中国古代铸币的基本格局由此奠定。宋代出现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纸币。近代以来,受西方货币文化东渐影响,中国货币呈现出新旧交替,中外混杂的局面,直至民国时期,近代机制银、铜元和银行纸币成为主流。1948年12月,为新中国中央银行作准备的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人民币,标志中华货币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共和国发行的各种金、银、铜纪念币,题材丰富,工艺精湛,上千品种蔚为大观。赏琳琅满目之钱币瑰宝,亦可观中华货币悠悠数千年演变历程。 第一单元 古代钱币 商周贝币 夏商时期,一种产自东南沿海的小贝壳,作为一种具有财富意义的装饰品,在原始的物物交换中率先演变成为中国最早的货币。其后又出现各式仿贝币,如骨贝、铜贝、鎏金铜贝等。商代铜器铭刻中的荷贝行船图,描绘了商人们肩挑背扛大量贝币进行商贸活动的景象。 布币 布币,系由古代一种青铜铲形农具演变而来。西周中后期,中原重要农业区率先完成实用农具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春秋战国时期的布币,种类规格繁多,流通地域广大,早期的大型空首布,尚保留有古农具用以插木柄的方孔,以后渐向轻薄型方向发展。布币文字多以地名为主,货币单位用“釿”。 刀币 刀币,一种外形似刀的古币。早期的刀币,与商代晚期的古刀式样极为接近,约在西周时期向货币形态演化。刀币主要有齐(国)刀和燕(国)刀两大类,春秋时期以齐刀为主,战国时两大币系共同流通互有影响。 蚁鼻钱 蚁鼻钱,一种有铭文的仿贝形铜币。凸面平背,其铭文笔画怪异,故有“鬼脸钱”之称。春秋时期,蚁鼻钱首先成为南方楚国的主流货币,并流通到陈、蔡、宋、鲁等地。 半两钱 半两钱初为秦国铸币,战国圜钱之一。秦始皇以半两钱统一六国旧币,其地位遂定于一尊。秦灭汉兴,汉承秦制。西汉初年仍沿用半两钱,直至汉武帝铸五铢钱。战国半两钱大而厚重,钱文古朴浑厚,秦朝半两较前略小而轻,汉半两钱更趋小而轻薄。 开元通宝钱 唐“开元通宝”钱的创制,标志着一个划时代货币新体系的确立。开元通宝钱铸造规整,钱文采用隶书,系大书法家欧阳询所写。开元通宝钱重2·4铢,十钱(枚)正好一两,将“钱”引入衡制单位,以十进制取代24进位旧制, 对我国衡法产生重大影响。开元通宝“宝”钱制不再以重量命名,为以后历朝历代所沿用。 明清铜钱 2003年3月,在合川金子镇的嘉陵江河段,发现沉船古钱,船已腐烂,铜钱铺满那段江底,有的如山样堆积,还有部分竹木包装残骸。这批经抢救性打捞出水且保存较好的铜钱以北宋为主,另有少量其他朝代钱币,而沉船古钱数量达5吨之巨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当时的四川主要流通铁钱,铜钱很少,运载如此巨量铜钱,是民间富豪私船,或是宋代官家转运资产税赋,目前还是个未解之谜。 第二单元 近代钱币 清代后期,随着外国金融势力的进入,中国金融货币领域发生了历史性深刻变化。货币体制及流通货币,呈现出一个新旧交替、中外混杂,官私并存,银、铜、纸并用,货币名目、种类、规格纷繁复杂的局面。1890年,中国第一批机制银元发行问世。1900年我国最早的机制铜元诞生。1897年,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04年,中国第一家国家银行——大清户部银行相继成立,开始了本国银行发行近代纸币的历史。 1884年,吉林机器局试制出了我国最早的新式机制银元“厂平”系列,1890年,中国政府铸行的第一批机制银元“光绪元宝”发行问市。其后各省相继仿铸。宣统年间,定银元为国币,铸币权收归中央。铸有“宣统元宝”、“大清银币”等。 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东开铸“光绪元宝”铜元,各省设局纷起仿铸,宣告通行2000余年方孔圆钱历史的终结。1905年,清政府于天津设立造币总厂,改各省钱局为分厂,统一制造“大清铜币”。宣统年间铸有“宣统元宝”铜元。 明朝晚期,外国银元已通过直接或转口贸易流入中国,清初海禁取消后,更是大规模涌入中国。外国商人满载银元来华,换回一船船中国茶叶、生丝、瓷器等。300年间,先后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达数十种,但其流通地域广,时间长,并在金融界极具势力的主要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香港或印度英属银元及日本龙洋等。 民国初年仍沿用晚清各式银元。1914年颁布《国币条例》以银元为本位币,并开铸袁世凯肖像银币,俗称“袁大头”。前后铸行总量达5亿9000余万元,流通地域遍及中国各地。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改铸孙中山肖像开国纪念币,俗称“船洋”,与袁头币并行流通。 民国各省及地方军阀普遍铸行铜元,以双旗图案“中华民国”铜币为多,另有“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等。面值有一文至伍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