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藏语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OO汉语的内部构拟和汉藏语的比较表明,汉、藏缅、侗台和苗瑶语中分布有古老的 权威资料-语言文字学概论
文档由 /hechaoscut 上传,本文为word格式。感谢您的支持!
汉藏语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OO汉语的内部构拟和汉藏语的比较表明,汉、藏缅、侗台和苗瑶语中分布有古老的
【作 者】吴安其
【作者简介】通信地址:100081 北京 中国研究所
汉藏语使动和完成体前缀的残存与同源的动词词根*OO中与这些前缀结合的一些词根有同源。
汉藏语在形态类型上不同于印欧语。汉藏语是主题
陈述(topic-comment)型的语言,名词没有印欧语类的格形式,形态主要表现在动词上,可与同样是主题
陈述型的南岛语比较。汉语、侗台语和苗瑶语可能上古时期已分别成为以分析形态为主的语言,这些语言残存的非分析形态可表明它们与藏缅语有共同的原始形态。
藏缅语中主要是藏、羌和景颇语支的语言可能保存有较原始的形态特征,成为汉藏语形态研究的重要参考和比较依据。如古藏语的动词有三时一式的变化,声母为非双唇音的动词,未来时和过去时加前缀b-,表使动的前缀有s-、g-(d-)、b-和N-。〔1〕独龙语以*sw-、tw-(dw-)表示使动,〔2〕残存有古完成体前缀*b-和*g-。〔3 〕张济川先生根据藏语自动词现在时和将来时同形推测三时制是后起的,最初只有完成和未完成对立的二时制。
一 上古汉语动词前缀的残存
上古时期,汉语的形态经历了某种变化。《吕氏春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尝人,即令人尝;食狗,即令狗食。分析形态的使动式的记录看没有区别,春秋时被动态常用於、为、见表示。如《孟子
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到了汉代出现了为
所和被
这样的被动态的句子。〔4〕
折,《广韵》常列、旨热两切分别表示断和拗断。失《集韵》有弋质、式质两切:弋质切音义即为后起字佚,式质的读法就是后世丢失的失。这一类的例子表明上古汉语的使动式曾以非分析形态表示。〔5 〕在讨论上古汉语动词有词法意义的前缀前有必要提一下相关的几个问题。
上古汉语早期的前缀音可能带有弱读的元音,像古藏缅语的前缀音节那样与词根可以区别开来。后来一些前缀音或脱落,或取代了词根的声母,或成为复辅音声母的首辅音,个别成为独立的音节。《说文》中*s-前缀仍可与词根区别开来。如沾、苫、 坫都是占声,而苫的声母来自*s-。 汉语分析型使动态的功能词使(*srэ[Э])的普及可能与*s-使动前缀早期的广泛作用有关。早期汉语像古缅语那样把se放在自动词前表示使动,后来失去了s-使动前缀。
上古汉语*kl-、*ml-等的复辅音不一定有前重和后重的区别。〔6 〕k-和l-声母的谐声,如各、洛。膠、缪、蓼,龚、庞、龙,烧、浇、晓、尧一类的谐声不能用翏、龙、尧等字分别有复杂的复辅音声母来解释。除了有复辅音外,还有*k-、*m-(*b-)、*s-等前缀的作用。上古汉语的前缀随着语音的简化,有的脱落了,有的成为复辅音的首辅音。*g-和*b-似乎较易脱落。如盐*gr->j-,聿*br->j-等。*s-是使用广泛,活跃时间较长的前缀,一些词根的声母最终为*s-所替代。如数*s-l->s-,失*s-d->s-。
下文的上古音构拟,声母参照了李方桂先生的《汉语上古音研究》。韵部参照王力先生的,取消了*-u-和*-j-介音。〔7〕精、 照两系的塞擦音应来源于复辅音,精系的来自早期的塞音和*s-与*-l-(*-r- )结合的复辅音,照系有的来自包括*k-、*g-、*s- 前缀上古晚期与词根声母辅音结合形成的复辅音。
二等和三等重纽的*-r-介音上古的来源应是复杂的。*-l-是一个来源, 如数、史、率上古声母为*sl-。〔8〕*-r-亦可来自*d-,如(苦闲切)/臣(直邻切), 嵁(苦咸切)/湛(直深切),霅(胡甲、丈甲两切),劀(古滑切)/矞(余律切)。或来自*-t-,如灱(许交切)/刀(都宝切),揣(初委切、丁果两切)。上古晚期二等的介音大多来自上古早期前缀后的声母*l-、*t-和*d-。
李方桂先生的上古音系中有*-b、*-d、*-g。他说:在语音上, *-p跟*-b,*-d跟*-t,*-k跟*-g等并不一定含有清浊等的区别,但也不敢说一定没有区别。(《上古音研究》第34页)但韵尾较为复杂的藏缅语,如藏文,没有发现有清浊塞音尾的对立。道孚语仅有-p可变读为-v、-f。上古汉语入声尾应只有一套,蒲/搏、度/席、来/麦等阴、入字的谐声另有原因。
我们把有意义的缀音和词根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滋生词。这儿先从汉语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