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高适赠别诗的风格流变(可编辑)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高适赠别诗的风格流变
Abstract………………………………………………………?2
前 言……………………………………………………………2
一、高适出仕之前赠别诗的风格:悲壮……………………?3
二、高适出仕之后赠别诗的风格:雄浑豪壮 ………………… 6
结语 ……………………………………………………………9
参考文献………………………………………………………10
摘 要: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但他一生当中也写下了许多赠别诗篇。高适的赠别诗其风格有着明显的流变,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出仕之前和出仕之后。出仕之前,高适的赠别诗呈现出“悲壮”之风格;而出仕之后其赠别诗的风格逐渐转变为雄浑豪壮的风格。其赠别诗的风格也逐渐成熟并自成一家。
关键词:高适; 赠别诗; 风格; 流变
Abstract: GAO Shi is a famous Tang Dynasty frontier fortress. Mention of GAO Shi, people will usually think of His Poetry, but his life also wrote many poems Farewell. This article is of high interest and appropriate for Farewell, Farewell appropriate emphasis of the style of high flow,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fficial career before and after the official career. The Farewell of style before the official career after the tragic into official career displayed a certain grandeur, his Farewell style is mature and it stands apart.
Key words: GAO Shi; Farewell; Style; Evolution
高适的赠别诗在其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刘开扬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收录其诗二百三十五首,其中赠别之作约有八十首,占其诗作的三分之一。这些赠别诗分别作于诗人不同的人生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出仕之前和出仕之后。出仕之前,高适的赠别诗呈现出“悲壮”之风格;而出仕之后其赠别诗的风格逐渐转变为雄浑豪壮。刘开扬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认为:高适出仕是在其四十六岁时,即天宝八载(749)高适赴长安应试中举封封丘尉[1]12。我们这里也按此为分界点,对其赠别诗的风格变化进行研究。由于诗人人生境遇的变化其赠别诗的风格也随之变化。
一
高适出仕之前时间是从唐武后长安四年(704)高适出生至天宝八载(749)高适赴长安应试中举封封丘尉。这一时期高适的赠别诗语言直白质朴,感情真挚,呈现“悲壮” 的风格。
高适现今传世最早的赠别诗是《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2]2221
这首诗作于开元十二年(724),当时高适二十一岁。诗写送别,而重在自述求宦经历。前八句写于长安的雄心勃发及落魄失意。中间写客居梁宋,求丐农耕的孤闷生活及与韦参军纵酒高歌,放逸任情的田园之乐。后四句才归结送别。全诗字字情真,抒情率直。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诗人坦荡磊落,毫不拘泥掩饰的个性特征,雄心勃发时,“屈指取公卿”;愤懑不平时,幽怨委屈也溢于言表,“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激情突起时,“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诗的结尾“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写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也是诗人赠别诗中主要的情感基调。从中可以看出高适的赠别诗内容上不是局限于离情别恨的抒写,而是抒写自己的志向,使赠别诗的面貌一新。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语言质朴直白,但尚显稚嫩。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读来音情顿挫,渐显豪迈奔放之风格。这一时期,此类赠别诗还有《效古赠崔二》、《别韦五》、《苦雨寄房四昆弟》等。
在此之前,高适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