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 《文化发展历程》复习专题(岳麓版必修三).doc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一、孔子与老子
(一)孔子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 B。“为政以德”
C.“礼”(“克己复礼”)【实质是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政治思想中保守一面)】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①哲学思想: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①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补充:1.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执政者应该以民为本,制定政策要人性化,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当时的礼法秩序;社会变革,各国争霸,急需大量人才,出现了对各种问题持不同见解的各种学派,史称“百家争鸣”。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1、孟子(1)思想:①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重民) ②性善说(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③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重义轻利);
(2)影响:①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②《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
③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2、荀子(1)思想:①“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2)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①被视作儒家异端 ②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唯物思想在中国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政治思想) (2)主张“尚贤”“尚同”
(3)承认上天,鬼神的存在——哲学思想 (4)提倡“尚力”、“节用”、“节葬”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2)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2、庄子的思想:(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
(五)法家1、韩非与《韩非子》
2、思想:(1)将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是古非今”。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1)韩非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在西汉以后的100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七)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注意: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汲取秦朝灭亡的教训;经济残败,百业待兴,黄老之学适应了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主要内容:(1)无为而治(2)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3)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待时而动”、“因时制宜”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1)王国问题、匈奴的威胁使统治者认识到加强中央集权的必要性。(2)汉武帝进一步开拓大一统事业的需要;(3)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这一需要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有利于君主专制);人君须仿效天道,行仁政。
3、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有利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
4、新儒学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⑤施政以德为主,刑为辅
5、新儒学的影响:(1)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2)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3)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4)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6、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
文档评论(0)